【师大首页】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 行政教辅

各系教师列表

您的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任教师 > 各系教师列表 > 正文

数字经济系-叶雷

日期:2021-10-05  编辑:于琼  预审:马长伟  终审:张廷龙  点击:

叶雷,男,安徽铜陵人,经济学博士,现为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产学研与区域创新发展。主要讲授课程为:数字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中国经济专题等。联系方式:siqianye@hotmail.com

一、学习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2017.09至2021.06,华东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

2014.09至2017.06,安徽师范大学,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硕士

2013.09至2014.06,滁州学院,英语,学士

2010.09至2014.06,滁州学院,地理科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24.12至今,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2021.6至2024.11,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二、代表性论文和出版著作

公开发表论文:

1. 叶雷, 宓泽锋, 曹贤忠, 曾刚. 西方经济地理学视角下高校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研究:理论、方法与前沿[J]. 地理科学进展, 2025(录用待刊)

2. Lei Ye, Ting Zhang, Qiong Zhang, Zefeng Mi. University support for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 Developing entrepreneurial capacity and intentions[J]. Sage Open, 2025(录用待刊).

3. 叶雷, 郝均, 胡森林, 林兰, 曾刚. 中国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空间演化及区域嵌入机制[J]. 人文地理, 2025(录用待刊)

4. 韩玉刚, 叶雷, 吕爱华. 中国区域专业市场演化过程与路径升级研究——以芜湖峨桥茶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5, 40(3): 652-666.

5. 焦华富, 耿慧, 叶雷, 管晶. 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特征与效应——以合肥都市圈为例[J]. 地理研究, 2025, 44(1): 91-109.

6. 叶雷, 张婷, 曹贤忠, 曾刚.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三大创新主体对比视角[J]. 热带地理, 2025, 54(1): 1-11.

7. Ye Lei, Zhang Ting, Xianzhong Cao, Senlin Hu, Gang Zeng. Mapping the landscape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flows in China using patent assignment data[J].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 2024, 11(1): 1-13.

8. Kun Luo, Xiaoya Liu, Xiaolu Wang, Lei Ye. High-speed rail opening and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alent aggregation and supervisory pressure[J]. Business Ethics, the Environment & Responsibility, 2024. https://doi.org/10.1111/beer.12770.

9. 叶雷, 张婷, 曹贤忠, 宓泽锋, 曾刚. 中国校企技术转移网络的时空特征及形成机制[J]. 经济地理, 2023, 43(4): 105-113.

10. 叶雷, 曹贤忠, 宓泽锋, 周灿, 曾刚. 中国高校技术转移网络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高校-城市二模网络视角[J]. 地理研究, 2023, 42(1): 69-85.

11. Ting Zhang, Ye Lei (通讯作者), Qiong Zhang. The contribution of enterprises,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to region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in China[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J]. 2023. https://doi.org/10.1080/09537325.2023.2298821.

12. Zefeng Mi, Zhixin Qiu, Gang Zeng, Can Zhou, Lei Ye. The innovation effect of low-carbon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demand: A case study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n China[J]. Growth and Change, 2023, 54(2): 625-648.

13. 耿慧, 焦华富, 叶雷. 都市圈一体化共生网络系统的理论框架与研究重点[J]. 地理研究, 2023, 42(2): 475-494.

14. 叶雷, 曾刚, 曹贤忠. 政府治理治理对高校-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基于122个国家和地区的实证研究[C]. 中国城市研究, 2022(18): 98-113.

15. 曹贤忠, 叶雷, 曾刚. 长三角区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J]. 上海城市规划, 2022, 165(4): 68-73.

16. 王秋玉, 曾刚, 杨文龙, 叶雷. 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网络结构及影响机制探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2, 31(1): 1-12.

17. 耿慧, 焦华富, 叶雷. 都市圈一体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 人文地理, 2022, 37(4): 1-9+86.

18. 郝均, 曾刚, 胡森林, 杨阳, 叶雷. 长三角地区本地、区内和区外合作创新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2, 31(3): 515-525.

19. 曹贤忠, 叶雷, 易臻真, 孙东琪. 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空间差异及创新效应[J]. 科技导报, 2021, 39(24): 22-29.

20. 苏灿, 曾刚, 叶雷, 徐宜青. 长三角地区跨区域合作创新对区域多样化的影响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1, 30(3): 534-543.

21. Lei Ye, Gang Zeng, Xianzhong Cao. Open innovation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ies: Evidence from China[J]. Growth and Change, 2020, 51(3): 1142-1157.

22. 叶雷, 曾刚, 曹贤忠, 周灿. 中国城市创新网络模式划分及效率比较[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 28(7): 1511-1519.

23. 叶雷, 曾刚, 汪彦. 人口城镇化与城乡发展差距对教育城镇化的影响[J]. 经济经纬, 2019, 36(4): 9-15.

24. 叶雷, 曹贤忠. 中国教育城镇化水平测度与空间关联格局分析[C]. 中国城市研究. 2019(11): 15-28.

25. 叶雷, 焦华富, 曹贤忠. 港口能级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以安徽省沿江5市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 2018, 27(2): 76-84.

26. 韩玉刚, 金娇, 叶雷. 产业链治理、区域文化与集群绩效——以宁国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为例[J]. 经济地理, 2021, 41(4): 93-99.

27. Xianzhong Cao, Gang Zeng, Lei Ye. The structure and proximity mechanism of formal innovation networks: Evidence from Shanghai high‐tech ITISAs[J]. Growth and Change, 2019, 50(2), 569-586.

28. 吴磊, 焦华富, 叶雷.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经济与交通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J]. 地理科学, 2019, 39(11): 1822-1829.

29. 曾刚, 曹贤忠, 王丰龙, 叶雷.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推进策略研究——基于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的视角[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3(1): 148-156.

30. 吴磊, 焦华富, 叶雷, 汤鹏. 中国省际教育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18, 38(1): 58-66.

31. 戴仕宝, 周亮广, 叶雷, 王春, 王子龙. 江淮丘陵地区塘坝系统水适应性机制与测度分析[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8, 16(5): 41-49.

32. 叶雷, 曹佩菊. 基于ArcGIS的属性高程三维地图绘制[J]. 地理教学, 2017(2): 49-50.

33. 韩玉刚, 叶雷. 中国欠发达省际边缘区核心城市的选择与区域带动效应——以豫皖省际边缘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6,35(6): 1127-1140.

34. 韩玉刚, 叶雷. 中国欠发达省际边缘区公路网时空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以皖北地区为例[J]. 经济地理, 2016, 36(5): 46-54.

35. 焦华富, 杨成凤, 叶雷, 管晶. 宁安高铁对沿线城市交通可达性的影响[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4(3): 60-64.

36. 杨廷, 叶雷, 刘学梅, 孙秀勇. 基于ArcGIS和Google Earth的时区课件制作[J]. 地理教学, 2016(18): 54-56.

37. 叶雷, 管小敏. 基于ArcGIS和Google Earth的KML课件制作[J]. 地理教学, 2015(22): 47-49.

38. 戴仕宝, 王春, 叶雷, 江岭, 赵明伟. 江淮分水岭地理内涵辨析[J]. 滁州学院学报, 2015, 17(5): 1-4.

参编著作:

1. 《中国高校技术转移网络空间演化与动力机制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独撰。

2. 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202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参编。

3.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7)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参编。

4.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8)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参编。

5. 《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参编。

6. 《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参编。

三、主持与参与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青年项目, 42201192, 中国高校技术转移网络空间演化机制与创新效应研究, 2023-01-01 至 2025-12-31, 30万元, 在研, 主持

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青年项目, 22JJDZS790302, 高校-区域二模网络视角下高校技术转移时空特征及机理研究, 2023-03-25 至 2025-12-31, 5万元, 在研, 主持

3. 安徽省教育厅, 重点项目, SK2021A0090, 网络视角下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空间演化及动力机制研究, 2022-01-01 至 2023-12-31, 2万元, 在研, 主持

4.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攻关项目, 2021CX057, 安徽高校技术创新、转移网络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2022-01-01 至 2023-12-31, 0.5万元, 结题, 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42171184, 跨界创新网络合作机制及其空间响应研究——以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为例, 2022-01-01 至 2025-12-31, 52万元, 在研, 参与

6.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重点项目, 19692103300, 上海与长三角城市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2019-06-01 至 2020-05-31, 8万元, 结题, 参与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1801109, 基于创新网络视角的区域增长时空演化特征及机理研究——以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为例, 2019-01-01 至 2021-12-31, 26.5万元, 结题, 参与

8.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青年项目, 19YJC790138, 跨国并购驱动全球-地方创新网络演化的机制及效应分析研究, 2019-01-01 至 2021-12-31, 8万元, 结题, 参与

9.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青年项目, 18YJC790004, 长三角城市群高技术企业创新网络效率空间差异及邻近性机理研究, 2018-01-01 至 2020-12-31, 8万元, 结题, 参与

10.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重大项目, 17JJD790006, 长江经济带城际协同创新推进路径与策略研究, 2017-06-01 至 2020-05-31, 80万元, 结题, 参与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41671163, 转型期我国县域城镇化的特征、形成机理及路径模式研究——以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省为例, 2017-01-01 至 2020-12-31, 60万元, 结题, 参与

12.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青年项目, 2017EJL002, 基于创新网络视角的长江经济带区域增长机理研究, 2017-01-01 至 2019-12-31, 6万元, 结题, 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