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首页】

报考指南

您的位置: 首页 > 待删除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本科招生1 > 报考指南 > 正文

经济管理学院2020年招生宣传资料

日期:2020-07-05  编辑:吕洋      点击:

一、学院介绍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起源于1928年9月安徽师范大学前身—省立安徽大学创办时,所设政治经济学系。2004年成立经济管理学院。学院以“立足安徽现实、传承徽商精神、培育一流人才、服务江淮大地”为使命,秉承“崇德、尚学、笃行、创新”的院训,全面推进“实力经管、开放经管、创新经管、魅力经管”建设。

自2004年成立以来,安徽师范学经济管理学院逐步形成了经济学与管理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学院现有理论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两个一级硕士点,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博士点。设有工商管理专硕(MBA)、会计专硕(MPAcc)和金融专硕(MF)三个专业型硕士点。拥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院,徽商发展研究院,安徽创新经济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公司治理与企业投融资研究中心等九个研究机构。设有经济学系、金融工程系、财务管理系、会计系、物流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系。全院招生的本科专业经济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工程、会计学、物流管理,同时与ACCA协会合作开设会计学卓越人才(ACCA方向班)。经济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双万建设专业,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经济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目前在校生约2136人,其中本科生1913人,研究生(含专业硕士)223人。

经济管理学院拥有一支学源结构优良、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学院教职工91人,专职教师73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1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1人,专职教师中博士(在读)占比达70%。拥有新世纪人才称号1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后备)人才4人、高校优秀青年人才1人、文津学者3人、文津名师1人。经济管理学院已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次,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4次,安徽省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三等奖1次。

经济管理以服务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不断拓展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经济管理学院积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与美国西东大学斯蒂尔曼商学院、法国里昂社会经济发展高级学校(ESDES商学院)、澳大利亚迪肯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等开展多项合作。与ACCA协会和中博教育合作人才培养。与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人才。与海螺水泥、芜湖烟厂、奇瑞股份、奇瑞新能源汽车、国泰安、银河证券、中信证券、中联重机、苏宁物流、联合利华、三只松鼠、大陆电子、共生物流、碧桂园等多家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与咨询培训服务工作。近年来,为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咨询和培训服务100余项。

二、专业介绍

(一)经济学

经济学专业初设于1928年,经历了经济系、政治经济学系、农业经济系、政教系等科系的发展,是全省乃至华东地区办学历史最悠久的本科专业之一,也是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1993年,经济学本科专业恢复招生;2007年,设置经济学(中德合作)班;2010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2011年,获批“理论经济学”一级硕士点;2015年获批省级实验中心;2018年获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本专业现有教师19人,其中博士(含在读博士)16人,海归博士2人,博士化率为84.2%;高级职称占比为42%,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8人,其中,马陵合教授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安徽师范大学文津学者;周端明教授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获安徽师范大学三育人称号;伍旭中教授为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师范大学首届“三全育人”最美教师;马长伟副教授为安徽师范大学文津学者。

本专业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坚持政治经济学教研优势和传承,坚守安徽省理论经济学学位授权点这一学科阵地,努力开拓经济学教育新模式。以专业认证为引领,坚守持续改进理念,推进雨课堂等智慧手段的运用。立足徽商研究,传承徽商精神,关注中国高质量发展问题,服务国家发展需要,培养新时代商科人才。

毕业生就业去向集中在金融、交通、行政等企事业单位;就业地主要分布在省外,尤其在长三角地区就业占比较大。2017届经济学类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3.87%(含升学);2018届本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3.75%(含升学);201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4.9%(含升学)。从就业区域看,安徽、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地区为学生就业的主要区域,毕业生所占比例超过80%,其中安徽省仍然是最为集中的区域,其次是以江苏、浙江、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

(二)金融工程(投资学)

金融工程(投资学),投资学专业于2013年开设并招生,2019年投资学专业暂停招生。

开设金融工程专业,2019年开始招生,其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投资学专业。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博士8人、高级职称6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8人、其中1人为安徽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为安徽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全部教师拥有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实践工作经验,大部分教师有国外留学交流经历。近三年来,专业研究团队已经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项、省部级基金5项目,并积极参与各类项目研究,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近三年来,投资学专业研究团队已经在SSCI、CSSCI、E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本专业始终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依托奇瑞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合肥华安期货有限公司、深圳哥伦布金融大数据科技公司、安徽胜略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惠国征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事业单位,以汽车金融和量化金融为特色办学,正逐渐打造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应用型专业。

毕业生能够在证券、期货、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及相关行业从事金融产品设计、管理、营销、决策等工作,毕业后五年可以发展成为企事业单位骨干力量、部门领导等;也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本专业前身投资学专业截至目前已连续招收6届学生,共计400余人,一直以来生源质量较好。目前毕业生3届超过200余人,大量毕业生进入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就业,就业率超过95%,平均每年有超过20%的毕业生进入国内985、211高校甚至国外知名高校进一步深造,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均深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三)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2004年,财务管理专业与经济管理学院建院同年设立,2012年获批成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博士6人,博士化率为75%,博士毕业院校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另有两名教师同时具备硕士学位和注册会计师执业证书的资历。教师队伍中有高级职称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全部教师拥有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实践工作经验。

本专业以建设“国家一流专业”为目标,立足“证券金融和国际化”两大领域,构建专业研究团队,培养面向证券金融和国际化领域的专门化人才,形成了“证券金融+国际化”两大领域的人才培养特色。目前本专业拥有校内研究机构与平台“公司金融与投融资研究中心”,并与安徽纬纶律师事务所共建“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形成了公司金融研究团队,涉及公司金融、投融资和公司治理三大研究领域,培养面向证券金融领域的专门化人才。此外,本专业还与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外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立足“国际化”特色,建立了一支面向国际化领域的国际化教研团队,培养面向国际化领域的专门化人才。

毕业生能够到工业企业、金融证券类企业、政府机关、各类学校等企事业、行政单位从事财务分析、投融资管理、证券投资分析以及其它管理类工作,也可以继续学习深造。

(四)会计学

会计学,会计专业前身可以追溯到1988—2002年,当时数学计算机系招收会计统计专业专科生,学制三年。1996—1998年期间,招收了三届小自考“会计电算化”专业。2009年,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经济管理学院现有理论会计学和工商管理二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MPacc会计专业硕士学位点,自2015年开始与美国西东大学斯蒂尔曼商学院联合培养中美2+2会计学本科生。

本专业现有教师10人,其中,博士4人、高级职称6人、硕士生导师6人,拥有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教师4名,全部教师拥有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实践工作经验。除专任教师外,会计学专业还依托MPacc会计专业硕士学位点平台,建立了丰富的校外导师库,为会计专业本科生讲授财务、会计、审计最新实践发展,并且为会计专业大一新生和大四实习生提供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机会。

本专业与财务管理学专业共同建设“公司金融与投融资研究中心”,并与安徽纬纶律师事务所共建“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形成了一支实力强劲的研究团队,涉及公司财务、投融资和公司治理三大研究领域,培养面向公司金融领域的专门化人才。会计学专业与安信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纬纶律师事务所、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等10家单位合作建设一批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形成了完备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2014年9月,学院与ACCA上海代表处签订合作协议,设立会计学ACCA方向班。2019年9月开始,学校将ACCA方向班纳入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将会计学(ACCA方向班)转为卓越会计班(ACCA认证),改变了以往的组班模式,创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培养体系。

毕业生就业率较好,就业去向集中在金融、证券、上市企业、政府机关等企事业单位。从就业区域看,安徽、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区为学生就业的主要区域,毕业生所占比例超过80%。

(五)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于2004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是我院发展较早、较受用人单位和报考学生欢迎的专业之一,也是省内较早的人力资源管理一本专业。2015年,本专业成功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自2017年开始与法国里昂社会经济发展高级学校(ESDES商学院)联合培养中法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目前,本专业拥有工商管理一级硕士授权点,现已形成了合理的教学团队和学术梯队结构,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和良好科研环境的硬件基础,为培养本学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专业现有教师13名,其中博士(含在读博士)共10人,占专职教师的77%;教授3名,副教授3名,讲师7名;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多名教师从事过行业企业咨询或企业培训等经历。教师分别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等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专业历时15年的深入探索与实践,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不断明晰,形成了以高级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专业课程体系为支撑,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保障,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新商科人才培养规律。

毕业生能够在各类企业以及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组织从事人力资源规划、岗位设计、绩效与薪酬管理、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其它经济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大学和科研机构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继续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本专业就业率连续多年高达98%,其主要分布于金融业、信息产业、咨询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多名毕业生考入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读研深造,另外还有部分毕业生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供需两旺的应用型专业。根据用人单位反馈,该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能力强、职业素质高、适应工作时间快,其中的佼佼者已成为各用人单位的骨干精英。

(六)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

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2010年物流管理专业开始招生,2014年评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0年,依托物流管理专业增设供应链管理专业,进一步完善了物流管理与工程学科结构。

本专业专任教师11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9人,占比81.82%。教授2人,副教授3人,高级职称占比45.45%。专任教师主要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其专业方向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经济学、计算机信息系统等,师资队伍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饱满的教学激情。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较强的创新精神和一定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合理的数学、计算机知识结构,系统掌握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学科相关专业理论与方法,具备应用多种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的工具方法,从事物流和供应链业务运作管理与研究,分析解决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人才。

毕业生能够到制造业、物流服务业、电子商务等工商企业从事物流业务运作、物流管理、物流系统优化、供应链管理以及其它管理类工作,能够到政府部门从事物流产业规划和政策法规制定等工作,也可以在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或工程类、工商管理类等相关专业进一步深造。

三、中外联合培养项目介绍

(一)中美会计学本科联合培养教育项目

本项目为安徽师范大学与美国西东大学合作举办的会计学本科教育2+2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入学后在全校范围选拔组班。学生顺利完成前两年培养计划,并满足中美合作办学协议规定的相应语言、学分绩点等要求后,学生须进入美方学校进行后两年专业学习。学生在美方学校学习两年,并完成培养计划中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可同时获得安徽师范大学和美方颁发的学位、学历证书。学生在美方学校的后两年学习均为全英文教学。

(二)中法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联合培养教育项目

本项目为安徽师范大学与里昂社会经济发展高级学校(ESDES商学院,隶属于法国里昂天主教大学)合作举办的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教育2+2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入学后在全校范围选拔组班。学生顺利完成前两年培养计划,并满足中法合作办学协议规定的相应语言、学分绩点等要求后,学生须进入法方学校进行后两年专业学习。学生在法方学校学习两年,并完成培养计划中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可同时获得安徽师范大学和法方颁发的学位、学历证书。学生在法方学校的后两年学习均为全英文教学。

四、招生改革

按照“通专融合”和“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理念,经济管理学院2020年继续实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改革。学院按照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两个学科开展大类招生。经济学大类下设经济学、金融工程两个专业;工商管理大类下设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四个专业。学生入学后1-2年按照大类开展通识课程、学科大类基础课的学习。学院积极开展专业教育,引导学生基于个性化需求合理选择专业。学院按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与学科专业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专业分流,分流后学生进入各专业学习。会计学中美2+2和人力资源中法2+2联合培养。学生入学后,全校范围内单独选拔组班。

五、教授介绍

张庆亮,男,1970年生,山东省新泰人,中共党员。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现任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校长。1994年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1997年获安徽财贸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4-2007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读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曾任安徽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委副书记。主讲课程:产业经济学、农村金融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农业金融等。


马陵合,男,1968年生,安徽南陵人,中共党员。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经济史博士。现任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1989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1992年获南开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起在安徽师范大学任教。2003年获得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讲课程:中国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等。研究方向:中国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等。

周端明,男,1973年生,安徽太湖人,中共党员。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处长、院长。中国投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院士专家联谊会会员,芜湖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城市经济学会理事。199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并留校任教,2005年师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胡乃武教授做高级访问学者研究,200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讲授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等。

孔庆洋,男,1968年生,吉林。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2000-2003就读于东北财经大学数量经济系,获经济硕士学位;2007-2010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主讲课程:西方经济学、经济计量学、国际金融等。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及计量经济分析。

伍旭中,男,1970年生,安徽潜山人,中共党员。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安徽省产业经济学会理事。199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3年获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政治经济学方向)硕士学位,2009年获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讲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资本论》导读等。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

刘冰,男,1960年生,安徽明光人。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安徽财经大学财政金融专业。安徽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特聘教授,当代安徽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财政学会理事,芜湖市财政会计学会副会长。主讲课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财政学。研究方向:财政税收理论与实务。

龚基云,男,1969年生,安徽肥东人,中共党员。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199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1年在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获得研究生同等学历,2004年从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兼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保障两个点的硕士生导师。主讲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流派等。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与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等。

马骥,男,1975年生,安徽肥东人,中共党员。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1997年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2003-2004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访学,2005年赴芬兰经济学院访学,2010年获得空间经济学博士。主讲课程: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研究方向:空间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张廷龙,男,1978年生,安徽凤台人,中共党员。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1999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获教育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主讲课程:管理学原理、供应链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

姚国荣,男,1973年生,安徽南陵人,中共党员。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14年获理学博士学位;2015年赴英国东伦敦大学访学。主讲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研究方法等。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旅游管理。

韩玉刚,男,1978年生,河南固始人,中共党员。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理学博士。现任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2008年获安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11年获安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16年赴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访学。2017年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挂职。主讲课程:物流经济地理、物流系统规划、管理学原理等。研究方向:城市经济与经济地理。

张琼,女,1976年生,安徽枞阳人,中共党员。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2001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系,同年留校,2006年获安徽师范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2013年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6年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学。2018年参加省党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学习。主讲课程:计量经济学、产业组织前沿、经济统计等。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应用统计学等。

闵继胜,男,1983年生,安徽枞阳人,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现为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获阜阳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士,2009年获云南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2012年获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主要讲授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博弈论基础。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

花冯涛,男,1974年生,河南新乡人。经济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获武汉科技大学企业管理硕士,2013年获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主讲课程:金融市场学;固定收益证券;投资价值评估与分析、证券投资学;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物、固定收益证券投资分析。研究方向:资本市场、公司金融。

六、学生工作与品牌活动

学院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围绕班风、学风建设,扎实做好学院资助及奖助学金评选工作,多措并举抓好毕业生实习及就业工作。依托“十佳大学生”、“自强之星”和优秀毕业生事迹汇报会等,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学生自立自强。坚持发挥现场、课堂、寝室、网络的“主阵地”作用,扎实开展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利用学院团委、学生会、党校微博、微信、QQ公众号传递最新信息,夯实校园文化“主平台”,打造品牌学生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把握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将常规教育和专题教育结合起来,以年级为单位大力推进适应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素质教育、专业导论学习教育、专业技能培养教育等专题教育;以学院文化活动为引线,抓住重要时间节点,以学院五大社团举办特色系列活动为载体,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一)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委员会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委员会始终秉承“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理念,切实为全院师生服务的学生群众组织,坚持“锻炼自我、服务大局、服务同学”的宗旨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努力把学生会建设成为“全院学生之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提供切实的帮助。

学生会辖设办公室、学习部、生活部、文艺部、体育部、权益服务部、新闻部、实践公益部、信息技术部、新媒体运营部共10个部门

经管学院学生会在做好迎新生、校运动会、暑期社会实践等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也开展双迎晚会、谜游花津、文艺体育竞赛等系列特色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将学生会努力建设成“始终和你在一起”学生组织。

(二)学院五大学生社团

·

(三)学院特色学生活动

七、学院特色

推行“基于目标导向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推行“基于目标导向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形成可检测、可控制、自洽的闭环教学体系;推行“基于目标导向的学业生涯管理体系”,形成可计划、可评估和可控制的“自我学习管理”模式。

导师制:导师从思想引领、学业指导、职业规划辅导与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

协同育人:通过校企合作、邀请著名学者和行业专家进行专业教学和学习学业指导。

专业实践:通过专业实验课、专业竞赛、创新创业训练、本科论文大赛、创业大赛、社会调查、读书沙龙等活动,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八、校友风采与学生发展

杨建伟,2009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2017年硕士毕业于魁北克大学席库提米分校项目管理专业,国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AACTP认证行动学习促动师,曾任联合利华Life Essentials人力资源总监,现任雷士照明人力运营副总裁,兼任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大学职业发展导师、宁波市人力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

方文兵,中共党员,2009届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获管理学学士学位,后通过第二学位学习获得法学学士学位、通过攻读在职法硕获法律硕士学位。现工作于安徽省枞阳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曾在公诉部门、反贪部门长期从事刑事案件审查起诉、职务犯罪侦查工作。2016年通过遴选成为该院首批员额检察官。

杨阳,2009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现为安徽省侨联海外委员、日本安徽联谊会关西分会会长、中国留日同学总会理事、株式会社TOJ副社长。

陈向勇,2010届级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学院新雷锋青年志愿者协会创始人,安徽省级先进班集体班长、校十佳大学生、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级经济师。现为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电话销售中心总经理。

陈达飞,2010届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东方证券高级研究员,首席经济学家助手,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高级研究员。在《金融研究》、《财经研究》、《经济学动态》《澎湃》、和《南方经济》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财新》、《FT中文网》等多家知名媒体特约撰稿人。

姜红杉,2011届经济学专业毕业生。2014年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硕士毕业,2016年南京天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合伙人,财务总监,2018年营收5100万元。

程瑞,2014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澳大利亚Monash University会计专业硕士。目前就职于澳大利亚DEA LABORATORIES PTY LTD公司任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