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经管学院 研究生办)2020年,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进一步落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注重学位点内涵建设,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一、学位点建设
1.积极参与学位点申报工作
积极申报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列的金融硕士开始招生。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在校博士生2名,硕士生达298人。2020年招生学位点数达6个。
2.大力开展导师增补工作
2020年,由教师本人申请,经学位点负责人审核、学院教授委员会审核、院内公示、研究生院形式审核、校内公示,新增导师19人,其中校内导师10名。工商管理(学术校内)专业1人;工商管理专硕8人,其中校内2人,校外6人;会计专硕(校内)3人;金融专硕7人;其中校内4人,校外3人。
目前,学院共博士生导师10名、硕士生导师52人。其中,工商管理14名硕导、理论经济学14名硕导、会计15名硕导,MBA19名硕导,金融17名硕导。
3.深入推进学位点内涵式建设
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与会计硕士顺利通过学位点合格评估与专项评估。统筹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修订了《经管学院学术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经管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汪洋老师荣获第三届校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点,强化专业学位点的实践教学工作,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技能提升计划。优化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立专项经费,资助研究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提升学术型研究的创新能力;完善研究生各类奖学金评审办法,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各类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
二、研究生教育
1.招生报考人数持续增长
加大招生宣传。学院党政联席会议齐抓共管并加大投入,利用多种渠道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各学位点研究生报考人数显著增加,2020年报考总人数增至800人,招生规模扩大至152人,接受推免生2人,2021级报考人数增加至899人,网上确认836人。
完善复试流程。本着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采取差额复试的方式,按时、高质地完成了硕士招生的初试、复试与录取工作。大力推进招生录取信息公开制度,做到招生计划公开、复试考生名单公开、复试录取办法公开、录取信息公示与公开以及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圆满完成网上复试工作。
生源质量逐步提高。一志愿达线率显著提高,一本类院校考生不断增加,初试成绩逐步提升,学院招生工作的前期宣传与复试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成效。
2.培养工作
强化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学院修订了新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强调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实践能力。强化课堂教学管理与期末考试管理,任课教师教学效果提升显著。加强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专家为研究生开专题学术讲座18次。积极推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全年论文发表46篇。
注重专业型研究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发。已成功举办四届研究教学技能大赛。推进教育实习与专业实习,制定《经管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工作实施细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注重研究生的开题、答辩等主要教育环节,改革开题、中检与答辩制度,强化学位论文的“开题外审、论文查重与论文外审”三审制度,努力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积极推进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工作,强化三助工作的过程管理。设立学院奖学金,积极引导研究生新生快速树立专业思想。2020年,获得国家奖学有4名同学,朱敬文奖助学金2名、品学兼优3名、学业奖学金共165名,其中一等奖34名、二等奖121名,三等奖10名,洪银兴5名 、优秀研究生8名、优干6名。其他学科竞赛及文体类竞赛54项。
3.学位工作
2020届硕士毕业生共有4个专业67人,授予学位68人。获得校级优秀论文1人。
4.就业工作
学院就业工作领导组长期重视就业市场的建立与维护,继续积极落实《教职工或导师推荐毕业生就业工作奖励办法》,激励全体教职工参与就业工作。
2020届硕士毕业生共有4个专业67人,其中工商管理专业10人,理论经济学11人,财经商贸16人,会计专硕30人。截止2020年12月21日就业人数66人,就业率达99%。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主要集中在各大银行、国有大中型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其中在各大银行就业的毕业生占总人数的比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