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首页】

学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术交流】金融专硕学位点负责人钱瑞梅副教授受邀参加2024年数字金融人才培养与金融强国建设高端论坛

日期:2024-11-21  编辑:李敏  预审:伍旭中  终审:乔静  点击:

  2024年10月13日,“数字金融人才培养与金融强国建设高端论坛”在贵阳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是在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金融教指委)指导下,由贵州财经大学主办的。我院金融专硕学位点负责人钱瑞梅副教授参加会议。

 全国金融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全国金融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央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史建平,全国金融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锡军,以及其他10位全国金融教指委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刘莉亚、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李志生、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与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束金龙、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院长俞红海、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郭晔、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蒋海、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崔建军、东北财经大学教授王志强、贵州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张小成,全国金融教指委办公室主任刘庭竹,来自全国各地40余所高校的60多位专家学者,和贵州财经大学师生代表共500多人参会。

 论坛开幕式由贵州财经大学校长缪坤和主持。赵锡军秘书长代表全国金融教指委致欢迎辞。

 在主旨报告阶段,吴晓求教授以 “中国资本市场的生态链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为题做了报告。他认为建设金融强国所需的两个重要支柱——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国际化。这依赖于实体经济竞争力,要加强科技创新和坚持改革开放;要有一个健康、发达、透明、高度国际化的资本市场。两大支柱相辅相成、相互依赖,才能形成良好的循环系统。吴教授详细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生态链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阐述了各种政策的理论逻辑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深远意义。史建平教授作了题为“金融科技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的主旨演讲。他结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科技项目的实践,分享了本硕博全链条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刘莉亚教授提出高校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思路,即向理科、工科、法律以及与科技服务相关专业拓展生源,培养学生对科技价值管理能力和科技金融实践能力,为中国科技金融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李志生教授指出,数字变革时代需要以知识获取为中心调整人才培养理念,以交叉融合为目标优化学科专业体系,以数字智能为抓手加强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以守正创新为根本培养高质量财经人才,服务金融强国建设。郭晔教授分享了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在量化金融与金融科技人才培养项目、大数据金融交叉实验室等平台,培养复合型、实践型高端金融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

    在主题演讲阶段,蚂蚁集团王佐罡先生分享了金融科技领域的主要参与和应用场景,认为高素质的金融科技人才应具有思想性、国际化、学习能力强、综合能力强等特征。京东集团的朱太辉提出数字金融人才的发展要着眼于三个层次:宏观上从高质量发展格局着眼,中观上注重理论与行业政策联动,微观上重视思维、技术和业务。

 最后,贵州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时宏远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强调此次论坛对于探讨金融强国建设和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会议期间,钱瑞梅与兄弟院校的金融专硕学位点负责人就学位点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和交流,为提高学院金融专硕的人才培养质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