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贾而好儒,重视教育,至今已经至少有了六百余年的历史。今年,安徽师大十五位经管学子组建“传承与创新:经管学子重走六百年徽商发展振兴足迹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团队”,围绕徽商发展经营模式以及徽商精神文化,重点实地考察走访徽商创造的企业、商业和经济效应,把握一条路线、两个要点,探寻徽商六百年来发展振新的足迹。
第一站——芜湖

“团结拼搏、务实创新、卓越高效”是芜湖造船厂始终秉承的核心价值观。在团队成员观看了芜湖造船厂精彩的宣传片并参观了芜湖造船厂展览馆以及造船现场后,团队成员愈发明白了芜湖造船厂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风雨,传承珍重技术,走出江河,迈向深海,是由于代代芜船匠人们具有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饱含匠心的创新精神,卓越高效的务实精神。他们任重而道远、不屈不挠、攻坚克难,从长江奋楫远航,为振兴民族造船工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团队成员们在实践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想,深入学习“芜船精神”,势必将“芜船精神”作为未来学习与发展的新的指南针。

接着,团队前往无为红庙镇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开展了“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团日活动,在纪念馆二楼开展座谈会,并先后参观了“皖江抗日起怒潮”、“ 血泊中诞生的新四军第七师”等8个展厅,通过观看丰富的抗战史料和实物,深入了解了当年新四军七师从建立到发展的艰苦奋斗历程,深切感悟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崇高信仰。下午团队在芜湖博物馆、规划馆开展参观实践,追寻先辈足迹,展望未来规划,接受精神洗礼,通过观看一段段历史文字、一张张珍贵图片和实物,感悟着芜湖发展的点点滴滴,追寻城市历史记忆。

在芜湖博物馆、规划馆,一段段历史文字、一张张珍贵图片和实物的展示,记录着芜湖发展的点点滴滴,也承载着城市历史的记忆,通过观看展品、图片和视频播放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对芜湖在改革发展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芜湖铁画博物馆,一幅幅铁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令人流连忘返,向团队成员们讲述了铁画的历史以及它所携带的关于芜湖城市的记忆。当天,多位芜湖铁画传承师傅正在馆内现场演示铁画的锻制工艺。团队成员逐个进入工作室参观,深深地被铁画艺术家们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的精湛工艺所折服。

在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团队成员们参观了发动机生产线、总装车间和汽车研究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零距离感受奇瑞在整车设计、新技术应用、节能环保材料研发等方面的理念与方法,了解到奇瑞自主创新的核心理念和企业文化,感受到奇瑞人努力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和民族责任感,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核心作用。
第二站——宣城

找寻徽商发展足迹和宣城千百年历史记忆,团队全体成员前往宣城博物馆和安徽宣酒集团开展实践。宣城博物馆内,一件件文物、一张张图片展现了宣城的千年沧桑历史变迁,也折射出了微商发展的艰辛历程。团队全体成员参观了石器、陶器、瓷器、青铜玉器、文房四宝五个专题馆,深入了解了宣城徽商发展的悠久历史与灿烂徽商精神与人文文化。

宣酒文化是徽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宣酒文化的发展史是徽商文化发展的缩影。在安徽宣酒集团,通过参观小窖酿造车间、月亮洞藏、宣酒古法制曲展示馆,实践团队队员们对宣酒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加深,感受到了宣酒文化中蕴含的吃苦与开拓精神。队员们进一步认识到徽商发展的艰辛历程,愈发明白徽商能在众多商帮中脱颖而出,徽商文化能传承百年的原因。

宣纸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展示出千年不朽的东方艺术风采,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奇葩”和“文化瑰宝"。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团队成员深入中国宣纸文化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实地参观传承千余年的古法宣纸制作工艺,了解纸、墨、笔、砚、扇、纸帘等制作工艺,并亲手捞纸、晾晒,制作出一张张独特的宣纸,亲自感受古法宣纸制作的神奇、工艺师傅们的工匠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三站——黄山

找寻黄山谢裕大茶文化发展振兴足迹,感受徽商发展魅力,团队全体成员前往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生态茶园和谢裕大茶行企业开展实践。在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讲解员带领同学们翻开了徽茶的历史画卷与徽茶的文化乐章。通过生动的展板模型与讲解员细致的讲述,团队成员们更加了解了徽茶的历史,认识了制茶的工艺。随后团队成员共同穿行在茶树之中,探访黄山市优质茶树资源保护库,近距离接触了百年老茶树群,更加近距离体验到茶文化的魅力。队员们明白了绵延百年的谢裕大是代代匠人蕴含在工艺工法间的徽商精神。也正是这匠人匠心,才使得徽茶在千年历史中依然是韵味悠长。

领略徽州文化,团队前往黄山市城市展示馆、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和安徽歙砚厂进行参观实践。在黄山展示馆和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通过沉浸式地体验徽州商业文化、市井生活、民风民俗等,了解当时徽州商街的市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景象,感受徽州经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徽州历史的渊源流长与博大精深。

在安徽歙砚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依次参观了制墨间、晾晒间、上色间等车间,该厂始终坚持以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徽墨,严格确保“炼烟、和制(拌料)、烘蒸、墨坯、捶打、称重、定形、晾晒、打蜡、描金、质检”11 道程序不走样,无水份,让这一古老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在团队成员和厂长周美洪的交流中,团队成员领略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及徽商老字号传承与创新的深刻内涵。

一次次的走访,一点一滴的感悟将会是团队成员这个暑假最宝贵的财富,这笔财富可能会影响团队成员的人生轨迹,或许会有人日后选择投身一线基层工作,为自己的家乡的发展做出最实际最有成效的帮助;或许会有人在时刻牢记“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切实践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奉献祖国”。这15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子通过重走徽商发展振兴的足迹重拾理想和信念,把自己的真心作为礼物奉献祖国,投身实践,星辰大海,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