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经管学院 楼加银 韩深远)乡村旅游遍地开花,如何在同质化的竞争中“突围”,成为摆在很多旅游村镇面前的一道新难题。近日,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率先成立都市农业产业联盟,让散户抱起团来,决心探索一条都市农业转型升级之路。凭借省城郊区独特的地理优势,大圩镇在全省较早启动了都市农业生产。十多年来,“大圩葡萄”家喻户晓,每年接待游客达100多万人次。但在镇党委书记钱炳看来,大圩发展的压力依然很大。 “不要以为创业创新跟农民没啥关系,现在环巢湖12个乡镇都在发展乡村旅游。今年你种个三五亩葡萄,也许能挣上十来万,再过两年呢?不创新不发展,或许就会被淘汰! ”在调研中,他语重心长地说道。
鉴于此,镇里倡导成立产业联盟。产业联盟下设蔬菜、葡萄、莲藕、苗木、草莓及农家乐六大产业协会。产业联盟的任务是对4万亩种植基地从布局、品种、规模上进行总体设计,各产业协会具体对接农户,制定每个产业的质量标准体系。农户自愿入会,选举成立理事会负责日常事宜。 “联盟今后要发挥资源整合优势,统一改善品种、统一农资采购、统一联系销路、联系帮扶贷款。 ”联盟理事会理事长毕晓雪告诉记者,目前,联盟共吸纳会员329户,其中党员53人,力争今后通过示范带动,覆盖到所有种植户。
环巢湖有六七个乡镇都在发展葡萄,有的葡萄基地达到十几万亩的规模,人家的葡萄一两块钱一斤,我们卖十几块,拿什么去跟人家竞争?只能靠品牌,做大品牌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葡萄协会会长贺明伍说。为维护品牌形象,今年联盟开始对葡萄统一包装编码,让消费者买到葡萄后能通过包装追溯到农户,遇问题有渠道反映解决。同时,联盟还引进了农业物联网技术,限制农药化肥的使用,以提高产品品质。告别提篮叫卖 抱团拓展销路。“现在当农民也不容易了!既要搞生产,又要会包装、懂销售,得是个全能型人才。 ”但受文化局限,不少农户还停留在传统种植思维上,营销知识更相当匮乏。沈福村葡萄种植户羊书荣对记者说,加入协会,就是希望拓展销路。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通过联盟这个平台集中智慧、整合资源,让我对蔬菜发展也有了新打算。 ”蔬菜协会会长宇业年信心满怀地给种植户鼓劲儿:“我们一定要让大圩蔬菜成为继大圩葡萄之后又一块响亮的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