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经济管理学院 曹婷婷) 宣城绩溪坐落于安徽省南部山区,被称作“徽厨之乡”,俗话说“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绩溪地处黄山山脉和西天目山山脉结合带,长江水系与钱塘江水系分水岭,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别具一格的徽派文化成就了这里的另一番风土人情。给绩溪的风景一幅边框,便是一幅水墨画了。葱郁的山是浓抹的一笔,飘逸的云是淡描的一笔。
除了满眼风景,绩溪更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次的调研团队将走进身处绩溪特色小镇上庄的胡开文墨庄。墨作为文房四宝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象征,而胡开文墨庄是一家已经拥有二百六十余年历史的老墨庄,此行要拜访的是胡开文墨庄的第八代传人胡师傅。

胡开文墨庄的牌匾由胡师傅的祖辈创办,并且在一代一代传承过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配料比例和制墨技艺。胡氏家族对于制墨技艺的传承有着很高的使命感与仪式感,他们拥有自己的家族图谱,每一代制墨传承人都会在族谱上留下自己的姓名。正是这样的仪式存在,老一辈们对下一辈的戒训似乎也随之传递。到了胡师傅这一代,设立了“绩溪胡其顺古墨庄”,品牌为“其顺墨”。几百年的品质坚守使得胡开文墨庄在制墨行业有着极高的口碑与地位。
胡师傅接着介绍了更多有关胡开文墨庄的制墨特点,也是在今天胡开文墨庄仍旧可以发光发热的主要原因所在。与大机器工厂制墨不同,胡开文墨庄的生产规模更接近于作坊生产。受到家族内部配料比例不对外开放的限制,制墨的工作多半还得胡师傅自己亲自操作,这也是胡开文墨庄有了质量好但产量低的特点。胡开文墨庄的墨锭在书画圈内十分的畅销,一些书法家或是书法爱好者都会慕名前来购买。胡师傅在门店中央挂了一幅字“以道做人,以德制墨”,据胡师傅介绍这幅字是一位上海书法家在购买使用了胡开文墨之后又专程回访胡师傅并赠与他的。简单八字是这位书法家对胡师傅的制墨手艺和诚信品质的极大认可,胡师傅对这幅字的爱惜更是对这位书法家的才华的认可。这世上有才华的人往往都是在互相珍惜欣赏,大抵是如他们二人一般,颇有几分幸运才能互相成就。你的好墨成就我的书法,而你的书法更加彰显我的墨的价值。胡开文墨庄并没有自我满足,固步自封,而是仍然在经历着不断适应市场的探索过程。到今天,胡开文墨庄的制墨过程共需要32种中草药,牛黄、冰片、珍珠粉、麝香,根据不同用途会加入一定量的金箔,使得作品呈现更加生动。为了让调研队员们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胡开文墨的品质,胡师傅直接拿出来一块墨锭现场研磨。研墨过程,十分的细腻顺滑,不带半分杂音,研出来的墨成色饱满艳丽。且不说真正使用起来,胡开文墨的耐存放,不易褪色的特点,光是研磨过程便可以对这墨的不凡之处感知一二了。

即便胡开文墨庄拥有着在制墨行业极高的口碑,但制墨毕竟是传统工艺,在当今社会面临的市场现状并不景气。胡开文墨庄与工厂制墨的生产方式不同,主营有纯手工桐油烟墨、油漆烟墨、棚顶松烟墨、八金五胆烟墨、手工点烟等。但并不追求批量生产,只是本分的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好墨,面对的订单也基本是小批量的。在胡师傅心里,生意在做人之后,将这份技艺传承下去才是更重要的。本着诚信的理念和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每一块墨的制作都在坚持选用最好的原料,保证品质。但与此同时,生产成本被抬高,也直接导致了胡开文墨庄的价格普遍高于市场上其他厂商的。胡师傅也深知这个竞争劣势,但他坚持自己品质取胜的原则,并不愿意为了追求更多利益而降低制墨的标准。针对自己的这一方面劣势,胡师傅在销售墨时并不是给所有人都推荐贵的墨,而是根据消费者不同的用墨目的,推荐不同价位的墨。但真正市场的竞争情况却要更加复杂,胡师傅提及自己曾接到邀请去参加商业活动,但他全部都一口回绝了。不解之余,胡师傅解释道这些商人只是为了利用胡师傅的身份之便为他们的墨穿上“胡开文墨庄”的外衣,从而欺骗消费者。令人惋惜的是,即便胡师傅有着极强的保护品牌的意识,但市面上仍然有许多厂商也在同时使用胡开文墨庄的名号,但实际却只是空有其表,并没有胡开文墨庄的技艺在。这种被动现状是胡师傅前几代人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他们当初与家族之外的人合作建厂制墨,但最后退出合作却没有做好善后工作,对方仍然保留了之前的牌匾。这导致在今天消费者想要买到一块真正的胡开文墨庄的好墨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真正的胡开文墨庄的品牌力量。

与很多传统技艺一样,今天的胡开文墨庄也面临着传承危机。制墨是一个辛苦且乏味的工作,越是在浮躁的今天,年轻人越是吃不得这份苦。即便是拥有了祖传的秘方和一个优秀的师傅言传身教,不反复操练个七八年也难以出师。胡师傅便是从初中开始随其父亲开始学习制墨,说到当时他的父亲为了逼自己坚持制墨不得半途而废,二人还签下了保证书,于现在胡师傅把这段故事当做笑话平淡地讲出来,但对当时才刚刚十字出头年纪的胡师傅必然是一段辛酸的蜕变史。胡师傅的双手因为常年制墨已经留下了许多清洗不掉的墨斑,对于老师傅而言,这种印记可能更像是一种勋章,成为他们的资历的见证。说起制墨的往事,胡师傅双眼里满是闪动的泪光,可能是对过去繁盛的胡开文墨庄的骄傲也是对将来胡开文墨庄的生存的担忧。胡师傅当前的一个艰巨任务是要抓紧培养出下一位可以继承家族手艺的传承人。胡师傅说到自己在外发展的很好的儿子时,不自主的露出了笑颜,更让他开心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有意愿回到家乡随他学习制墨技艺。

离开上庄,带着满车窗的风景,内心真诚地敬佩像胡师傅这样的传承人,在这个喧闹的时代里,他们在内心植一片净土,守住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感谢有他们这一辈人的存在,延续着中华优秀文化的生命,让年轻的一代在今天仍然可以有幸感受到几百年前的文化带来的震撼与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