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首页】

学工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经管先锋“三下乡”】三载光阴 用初心坚守梦想

日期:2019-08-13  作者:吕洋  编辑:吕洋      点击:

本网讯(经管学院 俞笑雨/文 王倩倩/图)“姐姐,你明年一定要再来。”“好,我一定会来的。”当初对孩子一句小小的承诺,安徽师范大学2016级学生汪晨连续三年前往潜山市塔畈乡支教。第一年她作为队员,带着好奇与满腔热情;第二年她作为队长,肩负责任与团队使命;第三年作为跟队学姐,带着坚守与承诺。

从小到大,汪晨都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但因为高考时填志愿的失误与教师这个职业擦肩而过,她曾一度放弃了这个梦想,直到2016年的暑期偶然的机会让她了解到了有这样一个支教的机会。汪晨表示她愿意连续三年来塔畈支教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坚守最初的梦想,更多的是因为与塔畈乡之间的感情。

和孩子们的感情是她一直放不下的牵挂。第一年作为宣传员的她,尽管与孩子们的接触并不多,但孩子们在课堂上渴求知识的眼睛,在课下美丽炫目的笑脸,都让她觉得支教这件事是值得一直持续下去的。汪晨回忆第一年上课时的经历,她说:“我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望着台下的孩子们,我觉得我就是一名老师,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份感动不仅给予了她第二年率队再来的勇气,更给予了她想要将这份值得延续下去的信念。

也就是在这样一个教育理念相对落后的地方,塔畈中心小学的校长是汪晨最为敬佩也最想成为的人。无论是希望心理老师能来疏导孩子们的心理问题,还是针对留守儿童越来越少而导致乡镇后继无人的看法,校长犀利的见解与迫切想解决这些问题的心,都让汪晨觉得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在,塔畈乡令她向往、令她留恋,也因此有了第二年作为队长的汪晨。

在即将面临考研的大三,汪晨所受到的压力更是不言而喻,来或是不来,成为了她心中久久无法确定的答案。回想第二年带队时的种种,汪晨觉得身份的转变让她的关注点更多的放在了整个团队的运作,反而缺少了与孩子们的沟通与交流。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难,能够一直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难,汪晨希望能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把握好每一次的机会,所以第三年带着之前留下的遗憾,她再一次的踏上了支教的旅程。

支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无论之后有多少人来到这里,汪晨都希望他们能坚守自己最开始的初心,来到塔畈亦或是去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为了用自己一颗小小的心去做一点小小的事,进而能够推动别人的人生轨迹发生一点点小小的变化。不浮躁、踏踏实实做事,用自己一颗赤诚的心去感染这些孩子们,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一粒叫做希望的种子,一批批人的浇灌会让种子开花。塔畈乡的教育观念贫瘠,家长对孩子们读书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城市,就像塔畈乡被大山环绕一样,这里依旧没有摆脱一个困境,年轻的人进城打工,有的带走了孩子剩下了年迈的老人,在他们的眼里城市代表着更好的资源条件,但随着人员的流逝,塔畈乡也逐渐地变成了空城;有的孤身一人前往城市,留下孩子和老人孤独地坚守在塔畈乡,但事实上这断层的年龄、老旧的思想观念更可能遏制了孩子们未来的发展。

三载光阴,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当时的初心,三年来经历的点点滴滴都刻在汪晨的心里,这三年在塔畈乡度过的时光是让她成长的时光,就像汪晨说的一样,“我们的这种教育像是一种点燃,让孩子们能够在心中燃起一种希望,能够让他们有持续的动力向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