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经管学院 任靖萱)为了了解宿松县产业脱贫的政策落实情况和相关产业对当地贫困居民的帮助状况,7月10日,安徽师范大学“一缕阳光”赴宿松县产业脱贫现状调研团队一行来到趾凤乡南冲村走访调研农村青年贺志伟的创业项目——白崖寨石斛专业种植基地进行采访调研。
白崖寨位于大别山南麓,海拔460-500米左右,素有“南国小长城”之称,是国家级旅游胜地。清晨,启程之后,车窗外的景色从车来车往、尘土飞扬逐渐转换为绵延的小山,一处处低矮的平房,耳畔的声音也从车马喧嚣变成了流水潺潺,鸟语蝉鸣。下车之后,成员们恍若来到了一片世外桃源: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团队来时正值仲夏,绿水青山,清风徐徐,分外怡人。
如此钟灵毓秀之地,自然是地灵人杰。今天的主人公贺志伟同志就是一个90后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的成功典范。2012年大学毕业后,贺志伟来到安徽圣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石斛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学习,有了知识和技术基础的他决定从公司辞职回乡创业。
白崖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这里气候湿润,无霜期长,高山深谷处常年云雾环绕,自古以来就有石斛生长。由于当地农民局限于眼前小利过度挖掘,野生石斛濒临灭绝。因此,本着保护资源和生态、打造地方品牌,发展白崖寨旅游观光产业的理念,贺志伟在政府的引导和农民的帮助下成立了“宿松县白崖寨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

在队长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与贺志伟同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了解了以下情况:创业初期注册资金100万元,来源于向亲戚朋友借款和一定的创业补贴。土地面积从当初的5、6亩发展到现在的158亩。在创业过程中也受到了政府提供的技术培训和支持。除此之外,政府不仅在土地租金上给予了优惠,还帮助合作社进行产品销售。以前农产品收入也曾陷入低谷,但近几年,增加了药材种植种类,延长了产业链,运用“线上+线下”模式推广产品,年销售额达到了一百八十多万,并通过务工、入股、代种代养等方式“先富带后富”,共帮扶了当地48户贫困户人均年增收4000余元。

贺志伟同志还带领团队参观了石斛种植基地,并热情地介绍了铁皮石斛和米斛两个品种。从他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对每一株石斛都倾注了自己浓浓的心血,寄托了深厚的感情。石斛们也不负众望,茁壮成长,株株青翠欲滴。

团队成员走之前和贺志伟同志一起合影留念。对于成员们表达出的赞扬和敬佩,贺志伟说:“大学生返乡创业即需要一定的兴趣,同时也应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做一行要懂一行,不能盲目地去做。”
白崖寨的湖光山色与贺志伟在大棚间忙碌的身影交相辉映,他的身上正具备着大学生创业者可贵的品质——勤劳、质朴与智慧。他用他的勤劳,开垦了这近两百亩致富的土地,他用他的质朴帮助了当地二分之一的贫困户迎来希望,他用他的智慧建起20多亩“天下第一仙草”的石斛种植示范基地,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石斛王”。
在“一缕阳光”的帮助下,团队成员能够亲身感受到宿松县脱贫工作的发展状况。通过本次对贺志伟同志的采访,团队成员们领悟到,脱贫工作不是嘴上说出来的,而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只有幸苦付出,才能有成绩、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