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经管院 岳博宇/文 尹涵 王婷/图)“七月的六安,微风裹挟着茶香,携惬意扑面而来。瓜片喉韵悠长,鲜爽回甘,演绎着属于它独特的韵味。”在这个夏日,安徽师大经管学院赴安徽三地“微经济•微人物”调研团队六安分队来到金寨县了解六安瓜片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据前期资料查阅,金寨茶叶生产已有一多千年历史,是安徽省乃至全国的老茶区之一,是“六安瓜片”的核心原产地,形成了“六安瓜片”、“金寨黄大茶”、“金龙玉珠”等名牌产品的独特品质和广大的市场,也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文化。
团队通过调研企业,走访门店,政府咨询三个方面了解金寨县瓜片产业现状。

了解发展新趋势——绿色瓜片
在7月11日的清晨,队员们前往金寨县鲜花岭,向当地公司实地调研六安瓜片生产经营情况。在经过3个小时的车程后,到达安徽省齐顶山有限公司,采访了总经理胡先生。因为安徽省齐顶山有限公司从事生产纯天然、无公害的有机茶,队员们针对这个问题发起提问,胡先生回答道:“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茶叶的监控,大力推行用有机肥替代化学肥,明确禁止使用除草剂,鼓励定期翻土以保证土壤肥,每年通过公司向农户发放粘虫黄板,我们通过公司承包土地,为农户提供有机饼肥,定期组织人工除草,按照有机茶的标准进行茶叶种植,现在农户们普遍种植有机茶。”
通过与胡先生的对话,队员们了解到提升茶叶品质,推进生态循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传统瓜片种植转型的必然选择。

拓宽销售渠道才能持续发展
为了解瓜片销售渠道,团队分成两个小队走访当地门店,过程中,不少店主告诉队员们,茶叶销售有三种类型:一是个体户自己种植自己销售,二是做品牌,将茶做成礼茶,三是茶叶的大量批发销售,现在很多门店都借助“互联网+”,在拥有自身实体店面的基础上,依托第三方平台销售。在走访中,团队得知:对于本地的居民,家家户户都有土地,自家种植瓜片,并自产自销是很常见的事,而且从事六安瓜片生产销售使他们的年收入比较可观。但店主也无意中向队员们透漏,尽管收入可观,但由于市场的需求是有限的,大多数茶农在下一年会选择维持简单再生产,并不会扩大生产规模。
通过走访,队员们了解瓜片发展遇到的阻碍,明白只有通过拓宽销售渠道,才能以销促产,使瓜片行业持久发展。

发展茶产业,筑牢脱贫路
在7月11日下午,队员们来到金寨县农业发展委员会,分管瓜片工作的陈主任热情的接待我们,向我们讲述近年来政府是如何利用瓜片行业来带领贫困户打好脱贫攻坚战,陈主任讲到:“茶叶已成为我县茶农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六安瓜片产业也成为脱贫致富的第一“引擎”。为了做大做强茶产业,使之成为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我县农委会在全县创建了8家茶叶联合体,共培训贫困户茶农115人,通过“一对一”、“点对点”的精准培训,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全县;吸纳贫困户到联合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务工,增加贫困户收入,以高于市场价10%收购贫困户的茶鲜叶、茶叶半成品。”
为了把培养传统工艺制作六安瓜片的茶农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金寨县开展六安瓜片传统手工制作“师带徒”培训,在实训点聘请1个瓜片制作技术师傅,带20个徒弟(其中有10个是贫困户),师傅手把手教,学员认真学,通过一周多的系统学习,都能独立完成和熟练掌握六安瓜片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这对贫困户学员来说就是雪中送炭。通过这种方式,既传承传统制茶技艺,又带动贫困户脱贫。

通过这次调研,队员们了解到瓜片生产种植的新趋势¬——绿色健康,感受到政府在促进农户实现有机茶种植中的重要作用。也了解瓜片发展遇到的阻碍,明白只有通过拓宽销售渠道,才能以销促产,使瓜片行业持久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