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首页】

学工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经管先锋“三下乡”】“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团日活动

日期:2019-07-16  作者:吕洋  编辑:吕洋      点击:

(本网讯 经管学院 李子涵)1919年的中国大地,一批有志青年怀揣理想,挺身而出,以青年力量,为民族的觉醒和国家的未来奔走相告!一种属于青年一代的信仰在那样一个时代生根发芽。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五四精神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今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为传承五四精神,感受先辈们的光荣事迹,2019713日,安徽师范大学经管学院赴芜湖城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调研团队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举行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时代”主题团日活动。

 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南京雨花台区,在南京城的中华门外,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烈士就义群雕、纪念馆和纪念碑是主要纪念性建筑。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成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先后有近10万革命先烈在此惨遭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先烈英灵,在雨花台上建造了这座占地面积达113公顷的烈士陵园。走进陵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烈士群雕,仿佛在诉说着昨日的故事。

 调研团队刚刚走入烈士陵园内部,就碰到一位老爷爷来和队员们义务讲解。老爷爷名叫凌健身,江苏泰兴人,毕业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1998年退休后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义务讲解,至今已有20年。凌健身爷爷说,建筑里面有语言,雨花台的每一处建筑都有故事。“我喜爱建筑,因此希望更多的人能理解设计师的意图,想让大家知道原来建筑里面有这么多的文章。” 关于雨花台里的建筑,凌健身爷爷有着自己的见解。“雨花台烈士群雕上来7级台阶,代表头七;雨花台烈士群雕下来,两边各栽种松树5棵,代表十全十美。”时光荏苒,纪念馆两边的龙柏树从一棵棵小树苗长成可以遮阳挡雨的大树。“中国人是多么有文化啊!道路两侧种的龙爪槐,寓意龙的传人要永远怀念革命先烈;涌泉广场代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有理解了文化才能看懂设计师的用心。”老人继续向我们介绍着雨花台烈士群雕,最前面的是工人,代表着,中国的革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工人搂着的是报童,这里的报童是地下工作者,工人左边的男子代表的是知识分子,他低着头在思考中国的前途与命运,在他们身后的是军人,代表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坚强的后盾,最左边的是带着枷锁的农民,代表着没有知识,使他们的命运被枷锁所封锁,而右边的则是妇女儿童,表示中国的革命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斗争,在他们的身后,是带着乌蓬帽的商人,代表着中国的经济基础。

 穿过长长的梧桐大道,跟着凌健身爷爷来到了纪念碑前面,纪念碑坐落在主峰峰顶,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雨花台烈士纪念碑”8个金字。碑前立有烈士铜像,高 5.5米,题为宁死不屈。底层平台两侧立有向革命先烈肃立致敬的群众石刻雕像。纪念碑的对面是纪念馆,纪念馆上的符号代表着历史的革命精神日月同辉,天地共存,前后对应。中间的广场,一共有四层平台,象征着四大战役的胜利,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基础。

巍巍雨花台,犹如一座历史丰碑,铭记着革命烈士们光耀千秋、永载史册的不朽功勋。先烈们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对为之奋斗的真理矢志不渝;先烈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先烈们艰苦奋斗、忘我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烈们顾全大局、克己奉公,知难而进、百折不挠。;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献身精神和不屈意志,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革命遗志和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