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经济管理学院 文/丁逸宁 喻彤 图/陈子萱)文化是蕴藏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是凝造在山水风物中的人文图景,是古今圣贤的智慧哲学。7月11日,安徽师范大学“一缕阳光”赴芜湖县区“基层教育扶贫,社区智慧养老”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新林村,旨在为留守儿童带来一场绚丽多姿的文化盛宴,为这里的孩子讲述一段千载文明。
服饰点缀文化斑斓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华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藏,纷繁复杂,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随着一帧帧PPT的滚动,跟随志愿者老师的思绪一同欣赏民族服饰,鲜明的服装特色不仅体现不同时代对美的不同追求,更是一个民族外在精神的图腾,小朋友们惊叹于衣服的华美绚丽,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PPT 上放映的民族服饰,形式各异,针对刘老师对于“这些是哪族服饰”的问题,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我知道,这是傣族的衣服”,“这有大袖子,是藏族的服饰”,孩子们纷纷站立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嚷开了,这种知识竞猜的课堂互动,有利于提高小朋友的专注程度,对记忆力和课堂接受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甚至有小朋友萌生了长大之后成为服装师的梦想。

盛宴内蕴民族智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造就了我国古代八大菜系,这是清淡与浓烈的争锋,是麻辣与酸甜的比较,粤湘川鲁等各大菜系各具风味,精彩纷呈,臭鳜鱼、东坡肉、蜜汁叉烧等美食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摆上教学课堂上,恰似一场饕餮盛宴,志愿者李寒蕊带领小朋友遨游美食文化的海洋,体验酸甜苦辣带来的味蕾冲击,小朋友们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随后,志愿者分享了中国古代比较著名的吃货与美食的故事,从选材到烹饪,再到品尝,古代圣贤自有一套独创的美食体系。贯通古今的美食文化,演绎了中华饮食文化深处的基因密码和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价值传统、生活百态、审美观念最生动的体现。
建筑彰显世界魅力
“这个房子是斜的!”小朋友们看着图片不禁发出了疑问。“这是比萨斜塔!”从书豪小朋友抢先答道。这是一个大胆活泼的小男孩,通过对他的奶奶以及邻居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由于母亲离开,父亲外出务工,从书豪和四个兄弟姐妹与奶奶相依为命,家庭比较贫困,是新林村典型的留守儿童家庭。在志愿者老师的帮助下,从书豪向大家介绍了比萨斜塔背后的小故事,现场掌声热烈。小朋友们跟随着小老师从四大文明古国出发,从古埃及到古巴比伦,从古印度到中国,一起领略世界文化的美好。从比萨斜塔到中国的万里长城,从印度的泰姬陵到埃及的金字塔……这些精妙绝伦的建筑物和其中的小故事引人入胜,给小朋友的心灵带来了震撼。

历经千年锤炼的文明瑰宝,不能在短短两节课就介绍全面,但是一个星期的学习可以加深小朋友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支教团在这里仅仅只起到引路灯的作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和千载世界文明还需要他们在成长道路上慢慢摸索学习,为经典文化的传承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