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经济管理学院 尹涵/文 倪培森/图)茶叶是金寨农业的主导产业,其中六安瓜片是当地人种植的主要茶叶。为深入调查六安瓜片在市场上的生产和销售等情况,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微人物·微经济”调研团队于2019年7月12日到达金寨麻埠,对金寨县金全叶专业合作社做了一次市场调研。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国家级首批重点贫困县,为振兴和做强六安瓜片产业,推进脱贫攻坚战略,金寨县政府提出积极创新“公司+合作社+基地+茶农+市场”的运行机制,因此合作社也是六安瓜片产业发展的一条新兴的途径。金寨县金全叶合作社的负责人金先生告诉队员:“我们的合作社是由七八户茶农一起合作,合作社有自家茶园和承包茶园,主要从事批发和零售茶叶的工作。”
麻埠作为晚清明国时期的茶行大市,虽然没落过一段时间,但仍然保持其传承。金先生提到,合作社并不是生产茶叶再销售给零售商,而是通过自产自销的方式自给自足,合作社共有20亩地的茶园,所以必须雇佣工人做采摘茶叶,拔草和挑选茶叶等工作。队员们开始好奇这些员工的情况,金先生作出了解答。他说,合作社雇佣的工人都是附近比较空闲的人,他们每天的一日三餐和住房都在这里,每天大约有150元的工资。
一位队员问道:“现在茶叶技术得到的革新给你带来了什么变化呢?”金先生告诉团队,茶叶产量每年都会保持稳定的状态, 变化其实不是很大,因为合作社每年都会限制茶叶的产量,到最后茶叶要基本销售完,这样就可以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和损失。与此同时,他指出,这几年政府在茶叶的生产方面提出了许多的规范和支持政策,例如,茶叶的生产过程要求完全无公害,禁止使用除草剂,使用黏虫黄板除虫,人工除草等,这些都加大了茶园对人力的需求。但是,政府为茶农也提供了许多的帮助,现在一亩茶园能够补贴肥料150元,减少了茶园在肥料上的消费,茶农们每年的收入也提升了很多。
此外,金先生还告诉团队,六安瓜片有山上茶和平原茶,山上的茶受光照条件充足,口感更好。这几年六安瓜片也发现了新的品种,但是还是大部分老品种口感更好,更受消费者的喜爱。采摘茶叶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从每年的3月初开始,到5月初结束。清明节之前摘的六安瓜片都是比较优质的茶叶。
针对合作社每年稳定的产量,实践团队队员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也许您可以尝试线上销售的方法,提高瓜片产量,争取在销售上得到突破。”

采访结束后,团队又回到六安市对一些销售茶叶的商店进行了一一走访。据悉,这些商店主要销售六安瓜片、霍山黄牙等茶叶,且都是自家茶园生产,通过自产自销的方式维持经济,其中大多数商店都是六安瓜片的销售量最好。一些商家认为六安的茶叶市场竞争太大,茶叶主要依靠亲戚朋友介绍或者熟客的回头购买这些渠道来销售,也有商家觉得没有多大的压力,认为做生意以诚信为本,卖品质茶叶,消费者才会长期支持与合作。
和金寨县金全叶专业合作社一样,六安市场中几乎所有茶商都过着自产自销的生活方式,那么在每年产量和收入稳定的基础上,茶商们就不能满足于当前较为安逸的生活,要不断拓宽自己的销售渠道,用正当的方法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将自己的店铺做大做强,让六安瓜片声名远扬。
今天对金寨县金全叶专业合作社的调研,加深了团队对茶叶合作社的了解,加强了团队对六安瓜片合作社和瓜片市场现状的认识,有助于实践团队进行更进一步的六安瓜片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