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首页】

学工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经管“三下乡”】细雨微风后的一缕阳光:与孩子们的半夏之约

日期:2019-07-13  作者:吕洋  编辑:吕洋      点击:

本网讯(经管学院 沈雨薇)为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扶贫基层教育事业,安徽师范大学“一缕阳光”赴芜湖县区“基层教育扶贫,社区智慧养老”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芜湖牌楼社区为那里的孩子辅导功课,开展“志愿小课堂活动”。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社区负责人以及学校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辅导功课,扶贫基层的教育事业

“这题应该这样做!”“我觉得应该用这个方法······”几个小朋友和几位志愿者聚在一起,讨论着一道数学题,他们各抒己见,讨论得热火朝天。这是志愿者们在牌楼社区支教时,课间时间里最常见一幕。


队长陈雨在总结会议时说道:“有些孩子的父母文化水平低,有的甚至不认识字,管教孩子学习、辅导孩子功课成了他们的难题。孩子有时不愿意听他们的管教,甚至会反问他们为什么不识字。所以,家长把孩子托付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

牌楼社区地处芜湖市弋江区,远离市中心,居民大多为原无为县牌楼村的村民,因房屋拆迁而安置落户在此。居民受教育率低,社区教育水平较低。“基层教育扶贫,社区智慧养老”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团队发现了契机,来到牌楼支教,帮助孩子学习,扶贫基层教育。

特色课堂,丰富孩子的暑假生活

除了辅导功课,团队还开设了特色课堂,在孩子学习之余,为他们带来知识讲座,拓宽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暑假生活。

在新中国成立的七十年之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孩子大多是10后,出生在生活便利的电子时代,有关过去的历史他们了解甚微。特色课堂上,志愿者利用多媒体设备,采取观看视频、集体合唱、知识竞赛的方式为孩子们讲述身边事物的演变史。无论是动画迷,还是小吃货,都在课堂上了解了自己喜欢的事物的“前世今生”。

“体育事业的变革”这堂课上,通过介绍奥运会的历史,以及举例奥运明星的事例,孩子们懂得了强身健体和坚持奋斗的重要性。同时,志愿者还帮助一位因曾经跑步时摔跤骨折而对运动有了阴影的小朋友重拾了信心。“衣食住行的变革”这节课上,通过比较四十年前和现在,孩子们体会到了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服装造型越来越多,食品种类越来越全,住房条件越来越好,出行速度越来越快。“改革开放”的历史课上,孩子们以一颗童心看国家政策,认识了国家发展的关键人物,了解了改革开放的发展历史,用儿童的视角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便利。

课后,志愿者采访了一位小朋友,她坐在小老师怀里开心地说道:“我最喜欢老师上的历史课啦!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回家后我还会说给我的爸爸妈妈听,他们也很喜欢听,还会表扬我呢!”

不说再见,遵守彼此的半夏之约

相聚的时间总是十分短暂,告别总是来的始料不及,志愿者们在牌楼历时五天的支教活动就此结束了。

在最后一堂课上,孩子们与志愿者们共同完成了一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绘画。有的孩子画了一面国旗,并做了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有的孩子画了一座天安门广场,他告诉志愿者他很想去看看;还有的孩子绘画技术十分出色,用动画片里的人物致敬祖国的七十周岁。最后,志愿者用相机记录下了他们灿烂的笑脸和精美的绘画,这些画里画着他们的爱、希望与未来。

经过几天的交流学习,孩子们与志愿者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有的孩子留下了志愿者的联系方式,有的孩子拉着志愿者的手不愿撒开,还有的孩子和志愿者许下诺言——明年再来。

志愿者进偏远社区,不仅替学生家长解决了没有能力管教的问题,还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精准扶贫教育,智慧扶贫教育。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在辅导孩子的同时,志愿者提升了个人的交际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个人经历,也结交了很多朋友。志愿者的任务就是及时发现他人的困难,并利用自身的力量化解困难。

志愿者是细雨微风后的一缕温暖的阳光,是清晨大雾后的一缕明亮的阳光,也是傲雪寒冬后的一缕炙热的阳光。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温暖人心,指引人前进,感染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帮助他人,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