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首页】

学工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经管先锋“三下乡”】走入茶产业园,让六安瓜片与美好相遇

日期:2019-07-11  作者:吕洋  编辑:吕洋      点击:

本网讯(经管学院 尹涵/文 王婷/图)在徽六瓜片公司的帮助下,实践团队得到了深入茶园体会茶文化的机会,为进一步了解六安瓜片的生产制作的情况,201979日,安徽师大经济管理学院赴安徽三地“微经济·微人物”调研团队六安分队来到了徽六公司茶产业园区。

独山茶厂 “手工+自动化”生产

团队在茶厂负责人的带领下到独山茶厂走访。独山茶厂的工人都是经过技术培训的,徽六瓜片公司非常注重员工的匠人精神,正如瓜哥制茶语录中徽六人的宗旨——掌握国家非遗制茶核心技艺,让更多人爱喝徽六茶。

团队队员发现到,茶厂里有很多加工茶叶的机械。负责人说到,近几年机械自动生产逐步地代替了一部分的手工业生产,这使得工人工作的效率逐步提高,但是生产茶的过程并不能完全依靠自动化,有些步骤依旧少不了手工生产。炒生锅、炒熟锅、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等多道工序是六安瓜片生产的核心程序,这些工序都是需要员工手动完成的。这种手工和机械化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加快了茶叶的生产效率,让手工劳作的工人变得更加轻松。

洪师傅,他是独山茶厂里的员工,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是在独山茶厂里工作了7年的“老工人”了,他简单介绍了这些机械的运营方式和茶叶制作的全过程,向队员们感叹到茶厂生产方式的变化之大。

六安瓜片体验馆 一位制茶工人的自述

实践团队跟随洪师傅来到了徽六六安瓜片体验馆,希望能够在这里深入感受六安瓜片的茶韵与文化。

洪师傅先播放了一段视频,团队从中了解到,六安地带土壤湿润,酸碱度适宜,温度和气候都比较适合六安瓜片的种植,正是这种独特的茶属品种、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加工工艺才能孕育出独特的品质和口感的六安瓜片。安徽省六安瓜片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胜春曾说道,“六安瓜片是上天的馈赠,”因此他认为公司应致力于做茶,做好茶,“让每个人都能喝到一杯健康茶。”

洪师傅和我们谈到,他在18岁的时候就已经来到了徽六茶厂,和厂里的老师傅们学习制茶手艺,现在,他已经能够带领许多新手加工机械流水线了。他指出,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制茶的改变,使得工人劳作的量减少了很多,茶叶从原料到加工、成品只需要短短的7个小时左右时间,同时,茶叶的生产量也在逐步上升。

当和洪师傅谈及公司遇到的问题以及他的打算时,洪师傅对自己所在的茶厂充满了信心,并表示,即使茶厂遇到了问题,他也一定会坚持到最后一刻,“毕竟在这里工作了这么多年也有感情了。”

生态茶园 产业扶贫和绿色振兴

为了让队员们亲身体验到茶园的绿色生态,洪师傅带着团队来到六安瓜片体验馆旁边的茶园。虽然已经错过了采摘茶叶的最佳时节,茶园里的生态依旧引起了队员们的赞叹。洪师傅让队员们亲自动手采摘茶叶,感受茶园文化的魅力。

洪师傅提到,最近几年,茶产业正成为助推扶贫发展和绿色振兴的重要途径。早在前几年,金寨县委、县政府就提出了“振兴和做强六安瓜片产业、推进脱贫攻坚”的战略。茶叶是金寨农业的主导产业,其中六安瓜片就占了茶叶很大的比例,通过三产融合、多元化发展等策略,山区贫困农民的收入得到了保障,茶产业扶贫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今天在徽六公司茶产业园的走访,让团队的队员们亲身体验了解到了六安瓜片原材料的产出、加工等过程,体验到茶产业园的绿色生态和茶厂员工的工匠精神。六安瓜片被国家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们要将中国传统茶文化对外发扬、对后传承下去,学习茶厂员工的匠人精神,燃起这个时代的青春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