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经管学院 周彦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主席如是说。近些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污染对环境造成的“不可逆”伤害的现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为大众所熟知。在老一辈的人的教科书上,就有着“中国不能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的表述。据悉,中国目前的环保治理模式实际上可归纳为“边污染,边治理”。
在本次调研开始之前,经管院赴安徽三市基层政府环保政策调研团队成员在网上搜寻了国家环保政策的相关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为进一步调查基层环保政府对中央环保政策落实情况,实践团队于7月9号来到了安庆市望江县环保局,寻访该地环保政策落实与经济成本及后续经济发展的相关事项。

望江县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为团队成员介绍了环保政策在该县的落实情况,从水、大气、土地以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四个方面综合讲解了他们的工作及工作的效果。据了解,土地的污染成分最为复杂且措施难行。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十项治理土地污染的技术均非“包治百病”。在土地污染这块主要分为粮食安全与人体健康和居住安全与人体健康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土地污染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队长阮帅对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提问,其中,他问道:“对于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政府会进行怎样的管理?”工作人员答道:“政府将企业据污染物类别与排放量大小的不同划分为重点企业和非重点企业,其中,重点企业是重点监管对象,而对非重点企业的监管相对不那么严格。”副队长蔡靖则补充问到:“一些小企业治污成本高,政府针对这一点是否有相关解决方案?”工作人员肯定道:“国家明令禁止大小企业一刀切,只要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其治污设施无需达到大企业要求。政府也会对企业治污的人工、设备及后期运营维护成本给予相关补贴,促进其转型升级。”

在望江县环保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探寻了当地的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伴随着污水处理厂老板的讲解,团队成员对污水处理过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据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介绍,进厂污水首先进入“粗格栅间提升泵站”,经相关处理后进入“细格栅间钟式沉砂地”,之后再经水解酸化池、沉淀池、CASS池、气浮池。这之中沉淀下来的泥状物质进入贮泥池,流体物质则经深度处理工艺后进入消毒池经排水泵站排至长江。而进入贮泥池的物质其上清液及经带式浓缩脱水机处理后的脱水滤液将重复进厂污水的流程,剩下的物质将近进入调理池,经板框压滤机压成泥饼外运。


实践团队还在环保局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安徽省华阳闸管理处。虽然没有钥匙,未能进入探寻,但实践队员在外围进行了观测,对水质监测和水的处理都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经过本次望江之行,实践队员对国家环保政策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了解到现阶段对污染物治理技术有待升级的事实,在国家和人民对环保愈加重视的今天,相信我国的环境将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