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首页】

学工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经管先锋“三下乡”】安徽师大“一缕阳光”赴宿松县产业脱贫现状调研团队:产业助脱贫,油茶育新生

日期:2019-07-11  作者:吕洋  编辑:吕洋      点击:

本网讯(经管学院 任婉婷)情系困难群体,奉献诚挚爱心。为了调查乡村产业对当地贫困居民的脱贫影响,79日,安徽师范大学“一缕阳光”赴宿松县产业脱贫现状调研团队前往“横山滋申”新神农农场示范基地,了解巾帼女老板余春枝女士的创业故事。

引水方知开源不易

同许多创业者一样,余女士在创业期间遇到了很多艰辛和困难。当谈起创业的初心和艰难历程,余女士陷入沉思,然后缓缓向小组成员叙述她的创业故事:“我只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初,这片基地是被别人承包的,但是却在空闲着,我感觉到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所以就想用这片土地做点什么事情。我们的油茶种植基地在2007年就创立了,刚开始,好多人都不看好我,种植油茶的初期投入成本高,我们没有启动资金,便向亲戚朋友到处借钱,国家倡导产业脱贫,给予了我们很多的政策支持和技术帮助,我们通过银行贷款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生产规模。”简短的话语并不能将余女士经历的苦难完美传达,正如余女士所说:“这些经历只有自己亲身感受才能体会其中的辛酸。”一个又一个困难并没有击垮她,她勇敢迎接每一次挑战,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书写自己的光辉篇章。在采访中,被问及取得今天成就的原因,余女士一直强调坚持,遇到困难就冷静解决,绝不轻言放弃,这是她成功的重要秘诀。冼星海说:一朵成功的花都是由许多的苦雨,雪泥和强烈的暴风雨的环境培养成的。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敢于直面困难,永不言败的。

精诚合作,集思广益

对于油茶种植成功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据了解,余女士一直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安徽农业大学的教授每年会到基地调研并提供技术指导,余女士也会广招应届毕业生,同时还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余女士说:“我们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技术和人才,政府会给我们提供帮助,但是我们也要自己动脑筋。”对于销售,余女士的产品都是有质量保证的,“不能为了利益而忽视品质,搞砸了品牌”这是余女士坚持不变的原则。消费者感到满意,产品才能更好的销售。同时余女士一直与县里政府进行联系,领导给予了余女士很大的帮助,算是余女士的娘家人。引进先进技术,日益积累经验,提高自身实力,不断扩大“娘家”队伍,确保自己产品的质量,宿松县“横山滋申”油茶品牌逐渐有了自己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余女士的创业规模在逐渐扩大。

锲而不舍,守得云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余春枝女士多年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各种荣誉随之而来。余女士创办的油茶基地先后被评为“省示范家庭农场”、“安徽省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宿松县居家扶贫基地”,她的家庭被评为“安徽省最美家庭”,余女士自己还是2015年县劳模、2016年省劳模、2018年三八红旗手等荣誉获得者,其滋申生态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是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打的龙头企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余女士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不忘初心,回馈乡民

余女士一直致力于响应国家产业脱贫的号召,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在余女士油茶种植基地取得成功的同时,还带动了当地的发展,原来许多农民只够通过单一的种植庄稼获得微薄的收入以及政府的补贴来维持生活,现在余女士向当地居民提供油茶种苗,回收油茶果实,在乡民空闲时间可以到油茶基地工作。“因为企业的成功离不开社会以及政府的帮助,所以我们也要懂得感恩和回馈。只要村民愿意到我这里来工作,我很乐意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我这里每年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余女士如是说道。在她的努力下,其产业帮助全镇将近三分之一的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脱离贫困,在产业脱贫工作方面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为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