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首页】

学工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经管先锋“三下乡”】安徽师大:探特色小镇,寻发展之路

日期:2019-07-11  作者:吕洋  编辑:吕洋      点击:

本网讯(经管学院 许东升)为探寻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建设之路和了解特色小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76日,安徽师大经管学院特色小镇调研团队奔赴池州尧渡镇,就其以发展袜业为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展开实地走访。

山清水秀显示千年古镇之蕴

尧渡镇位于东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中心和尧东一体化实施方案的核心区域,,更是东至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与传承地,可谓是集天地之灵韵,汇人文之精华。调研团队深入小镇,切身体会与欣赏到了尧渡镇所特有的人文风情与独到的靓丽风景。整洁干净的街道, 淳朴厚实的民风,很容易让人们对于尧渡镇本身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将其与自己理想中的小镇联想起来。

实力强企铸造特色小镇之翼

就调研小队走访和调查所获得的的信息来看,尧渡镇之所以将袜业作为当地特色经济的发展对象,一方面是因为尧渡镇确实是有一定的从事袜业的基础,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当地政府得到了从本地走出来的中国袜王——高宝霖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其在尧渡镇本地注册建立了多所纺织厂与袜厂,从袜子的生产到包装再到销售,出口,外贸,实现一条龙企业链。调研小队深入企业内部展开调查,该企业的销售总监邵先生带领调研小队简单参观了企业内部的基本情况,从基层员工到管理层员工,从纺织区到包装区,也让调研小队对企业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队员们从邵总监的描述中也大致了解到企业目前的年产值还是相当可观的。这样一家顶尖的企业所带来的辐射效应也是带动了小镇整体的经济发展,让小镇中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了袜业之中。有着龙头企业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当地政府在特色小镇方面人力财力的大量投入 ,一副美好的蓝图构筑在所有人的眼前。

人才流失触及特色经济之殇

“我们这里什么都好,包吃包住,也会尽力的去给员工提供力所能及的补贴,工资和外面的企业也基本持平,就是没有多少人愿意来”。当队员在问及企业发展的瓶颈和困境时,邵总监迟疑了一会儿说到,说完还默默地叹了一口气。本地人口的不断流出再加上外地人口寥寥无几的流入,中国大多数的城镇变得像一座空城,很难再见到精壮的成年男子,而这些人又恰恰是企业最为紧缺的劳动力。除了在最基本的劳动力层次,小镇本身也很难去吸引到一些高尖端的人才。据走访调查所得到的结果,当地对于教育方面比较重视。今年东至县二中就有两名学子成功的考取了北京大学。那么那些学有所成的优秀学子们之后都去了哪里呢?有过回到家乡帮助家乡进行经济建设的想法与意愿吗?邵总监透露过他之前也是做了很多年关于从本地走出的大学生的就业意向的调研,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不愿意回到家乡去投入到经济建设当中的,都愿意去北上广去闯一闯。大城市还对于广大年轻人来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目前,企业的大多数员工都是中年人和老年人,其中大多数还是因为孩子上学陪读的原因才选择在这里工作。镇里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老年化严重的问题,缺少新鲜的血液,企业缺乏活力。人才流失严重深深触及到了当地经济发展的痛点。

特色小镇创新建设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问题也不断出现。只有努力克服问题,才能将特色小镇做大做强,真正成为新时代成功的特色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