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首页】

学工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经管先锋“三下乡”】经管学院赴皖江城市带调研团队对国家级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进行访谈

日期:2019-07-10  作者:吕洋  编辑:吕洋      点击:

本网讯(经管学院 文/周翠翠 摄/方楠)微风习习,阴雨连绵。79日下午,经管学院赴皖江城市带调研团队安庆池州队指导老师方丹、朱兵、朱立东专程来到国家级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与经开区管理委员会人社局副局长林中顺,经贸发展局经济运行科科长、主任科员程华青简单交流后,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人社局副局长林中顺首先对池州经开区的布局规划和产业承接、人才引进等发展现状进行简要介绍,着重突出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区。以电子信息为首位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和高端服务业为特色产业的池州经开区已经荣获安徽省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和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副中心的称号,并表示园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为半导体产业,同时兼顾新材料、新能源等相关产业。

针对开发区人才政策,经开区表示政府主要通过搭建平台、扩张平台、依托企业三个方面层层递进,逐步深入。面向江浙沪搭建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目前经开区博士学历人才已有16位,能够较好地满足经开区对人才的迫切需要。经开区称:“吸引人才,最终目的还是要留住人才。”通过建立综合服务楼、研发楼、标准化车间等营造硬环境扩张平台,为企业高管、技术人员集中免租提供公寓住房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努力留住高精尖人才。政府始终坚持以企业为载体,与高校研究所合作,聘请高校教授、博士进企业园区对某些企业存在的技术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使池州经开区能够尽快高效地融入到江浙沪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

经开区指出,池州开发区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排名中处于中游偏下的位置,基础较为薄弱,但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为了能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池州开发区采取一系列积极可行的政策。与长三角地区省市进行产业合作,承接长三角项目200多项,由此获得“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称号。通过招商引资,与上海、南京等长三角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选派干部进行学习交流。注重政策对接,引进科技、人才,加大优惠力度,为企业入驻提供政策支持:全面构建项目审批“一站式”、项目建设“一条龙”、项目投产“保姆式”的三大服务体系,做到“一门进、一费清、一章结”,实行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优质服务。

据悉,池州经开区在产业转移、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障碍:市场与产业园区距离较远,物流成本高;本地营商环境比较低迷,开放程度较低;产业承接多,转移少;国家级平台的扩张、突破存在困难等。然而,在当前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背景下,国家级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确实是一个海纳百川、客商云集的投资高地;是一个与时俱进、活力四射的开放热土。池州经开区正张开腾飞的双翼向着光辉未来展翅翱翔,以饱满的热情和切实的行动铸造辉煌。

此次学院老师对经开区领导的深入访谈,使团队成员对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有了较为直观、清晰的认识,引导团队成员对调研课题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思考。同时,政府与企业间的密切联系为调研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做了良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