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经管学院 胡晨晨)宣纸,“薄如蝉翼千年寿,漫掩高天万朵云”。探究宣纸的历史,泾县小岭村是必去之地。为了了解泾县小岭村宣纸生产及销售的基本情况,总队长王鸿钰带领队员于2019年7月9日星期二上午八点抵达小岭村进行了实地访问活动。

“自己做了一辈子的宣纸帘,儿女也很乐意从事宣纸帘的制作。”泾县小岭村曹家村民,家族传承制作宣纸帘。捞纸用的竹编帘是伴随着当地宣纸生产而历经手工艺人百年来的传承与创新,精心制作而来。曹家奶奶是家族第六代传人,其子女也从事宣纸帘制作,在家中,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证书。

在对百顺宣纸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的采访中,负责人透露,因为宣纸生产是重体力劳动,技术性强,工作时间也长,所以从事宣纸生产工作的人年龄大多四五十岁,年轻人很少。该公司只做少量网上销售,通过物流快递发货。负责人表示,对宣纸企业的未来发展深有忧虑,但还是会积极克服困难。
在对安徽省泾县徽记宣纸有限公司负责人的采访中了解到,该公司为传统手工制作,专注于做实体店、代理商,与网上机械白报纸以年轻人为销售对象不同,他们生产高质量宣纸,针对性强,针对的大多为书画创作者。
团队人员对各个大小公司作坊的生产步骤,生产实景操作都进行了考察,观察到生产需要一定的技术,越是质量上乘的宣纸,操作工的技术越娴熟利落,譬如“捞纸”,就需要人们之间的节奏配合度,对力度和时间的掌控尤为关键,它直接决定了捞出纸张的厚度,影响着宣纸的质量。

同时宣纸的生产都是从纸浆开始,而不是从原材料开始,因为原材料制作对水的污染大,所以专门有人生产,公司作坊可直接购买其纸浆进行生产,既保护了环境,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我们在追求金山银山的基础上,都不能放弃对绿水青山的保护。小岭村当地,气候温和,草木茂盛,青山深处,水汽氤氲,一片迷雾,如梦似幻。可见,宣纸企业文化的发展并未破坏当地的优美环境。
总队长表示:“宣纸企业文化的发展,是积极向上的,面对困难不放弃,勇于挑战,也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在青山绿水中,泾县人传承着古老的宣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