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经管学院 郑金芝)7月9日早晨八点,来自安徽师范大学“一缕阳光”赴芜湖县区“基层社会扶贫,社区智慧养老”志愿服务实践团队芜湖分队的20名志愿者伴着小雨坐公交来到了南瑞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这里的奶奶们送来关怀和温暖。
爽朗歌声传递人间温情
一来到社区的照料中心,志愿者们便被奶奶们一声盖过一声的“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感染了,原先害怕冷场尴尬的忧虑一扫而光,迅速和奶奶们打成了一片。简短的自我介绍过后,志愿者们用一首《茉莉花》开场,调动了奶奶们的情绪。虽说是志愿者为奶奶们准备的歌曲,最后她们的声音竟盖过了志愿者,热情甚是高涨。为了表达对志愿者到来的欣喜,奶奶们提出也要为志愿者们高歌一曲。在好些个奶奶的簇拥下,一位奶奶被推举为代表,但她却竟有些害羞不敢上台。“没关系,我陪你上去,我们就唱《母亲》吧”,另一位奶奶大方地鼓励她。“我们唱《母亲》是想让你们不要忘记母亲的好”,两位奶奶说着便娴熟地操作起来设备,在台上也颇有专业风范。“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志愿者和奶奶们一起打着节拍,和着音乐,不觉这歌声中已隐隐有了哭腔,有些人的眼泪也开始在眼眶打转。小小的房间里,一股暖流在志愿者与奶奶们之间传递,心房一暖,苦痛也得到治愈。

巧手折纸映射活力“新”姿态
为锻炼奶奶们的动手能力,志愿者准备了折百合花的活动。志愿者在台上仔细地介绍了每一个步骤,密切关注着奶奶们的进度。初始,步骤简单易操作,奶奶们还能做到有条不紊。越到后面的步骤,她们便慌了阵脚,做不好又跟不上,埋怨声阵阵起。她们一边说着“你们手巧,做的好看。我们手又粗,笨手笨脚”,一边手上的动作却没停过。为了鼓励她们,志愿者们换着花样地夸她们,她们也不恃宠而骄。遇到不会的步骤,她们也毫不糊弄,接受完志愿者的帮助后,客气地说“谢谢”,还夸志愿者心灵手巧。折纸完成以后,每位奶奶的脸上都浮现了满足的笑容,露出了有些不全的牙齿,眼睛也乐得眯成了一条线。拍成果照时,她们高高举着自己的“完美之作”,隔着镜头也感受到满溢的快乐与骄傲。这次的折纸志愿者由于考虑不周选择了步骤有些繁琐的百合花,但每一位奶奶都丝毫未因自己的年龄而松懈,不为懒惰找借口,完全展示出年龄背后的活力“新姿态”。

欢乐游戏展现智慧养老方式
南瑞社区的老人较多,子女或不在身边或忙于工作甚少陪伴他们。志愿者的到来不仅是陪伴,更是智慧陪伴。老人身体的各项技能有所退化,但也不能疏忽对脑力的训练。适当的游戏不仅营造活跃的氛围,也锻炼了老人们的脑力。你画我猜,动作与思维结合,发挥了奶奶们丰富的联想力。本以为有些动作可能难以联想,但她们很快便能猜到正确答案,丝毫不输志愿者,在台上展现了年轻时的风采。他们热情高涨,志愿者还没演示完便有奶奶可以猜到答案直接说了出来,连举手都顾不上了。到动作“跳舞”时,甚至有可爱的奶奶想上台展示一番“洗衣机”“害怕”,前前后后的老人们毫不示弱,争先夺后地开动脑筋。报数游戏很是锻炼奶奶们的反应速度,奶奶们的反应能力也让志愿者们大吃一惊,她们很快摸清了规则,“那就是7不能说,14,21,27,28也不能说...”,于是熟练地报起了数。有通过考验而沾沾自喜的,也有一时疏忽而拍拍脑门懊恼不已的。在游戏中的欢乐合以脑力的锻炼,彰显了新型养老方式——智慧养老的魅力。

照料中心的老人们大部分年事已高,但依然有着无尽的活力和精神。“奶奶们你们多少岁啦,精神怎么这么好”,一位志愿者发问。“我啊,八十了”,“我都过了八十岁喽,八十二喽”。合影留念时,“今天开不开心?开心!”,“今天快不快乐?快乐!”年龄藏不住岁月的痕迹,也藏不住“老”样子下的“新”姿态。静静伫立,她们的笑声远去,脚步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