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经济管理学院 文/孟舰雅 沈雪仪 图/孟舰雅)由于宣纸价格的高昂,导致人们对于宣纸的需求愈来愈少。为了了解经营商对宣纸行业的看法,经管院赴安徽省四个地区调研团队宣城队于6月29日早晨七点半迎着清晨温柔的阳光,出发去往宣纸经营地开始了新一天的调研活动。

经过半个小时的车程,队员们来到了一家名为三和堂的宣纸商店,鲍爱平老板也非常热情地接受了队员们的采访。据采访了解到,鲍老板在从事宣纸经营之前曾是宣纸厂里的一名制造工人,在对宣纸行业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后,开始转行做了宣纸经销商,而且一做就做了二十多个年头。“我们这是传统生意,市场供给量不大,都是针对一些特定的消费人群,比如职业画家,美术生,书法家等”鲍师傅说道。由于宣纸纯手工的制作方式,以及108道复杂的制作工序导致了宣纸价格的高昂。可以说是大多数人眼中的高档奢侈品,所以宣纸的需求量比较少,市场普及率不高,从而导致普通民众对宣纸的了解也较少。尽管如此,鲍老板却坚持认为宣纸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因为宣纸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伟大的中华书画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同时在许多重大的事项上,宣纸仍然是中国的代表,由此可见宣纸的重要性。

对于现今社会营销方式的网络化,鲍老板坚持主张红星宣纸只能在实体店购买,而不能通过网络渠道购买。因为对于宣纸来说,每一张宣纸都有它的标签,倘若电商不了解宣纸,极可能会对宣纸造成破损。宣纸的底蕴是与中华文化相联系的,要想了解宣纸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长期的知识和实践积累。
宣纸作为我们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纽带,本身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这一张薄薄的纸,既承载了我国浓浓的文化底蕴,亦凝结了先辈们的智慧和技艺。因此人们不应该让这份珍贵的技艺被世人所遗忘,被市场所侵占,应保持初心,认真做好每一张宣纸,提高生产技术,让这份珍贵的遗产为后人所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