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经管学院 李筱璇)舒城县种茶历史悠久,所生产的茶叶久负盛名,为文献所记载,文人墨客所赞赏。舒城小兰花茶市场调研是对茶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一项活动。7月16日,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六安舒城小兰花茶市场调研团队在上午商讨制定详细的计划,标志着2018年暑期实践调研活动正式开始。
舒城是我国绿茶源产地、“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叶百强县。史书记载,唐时舒城茶叶就被列为贡品。近年来,“舒城小兰花”茶样在北京国际茶展上屡获金奖,在2016年中国茶业科技年会上又获得全国绿茶类特等奖(第四名)。茶产业作为全县生态农业中的主导产业,在茶谷建设中起到很好的产业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
兰花茶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我国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著《安徽茶经》载:“清朝以前,当地士、绅阶层极为讲究兰花茶生产”,由他主编的《中国名茶研究选集》和《制茶学》中阐明,舒城小兰花茶与碧螺春、太平猴魁、涌溪火青、六安瓜片、铁观音等名茶同在清朝创制。兰花茶作为传统的地方名茶,形似兰,香如兰,兰草色、兰花香是其特有的品质,其主要产地在大别山以东的地区,产量以舒城县最多,质量也数舒城最好。建国初,大将徐海东曾专车来舒城购买白桑园兰花茶,驻皖西的苏联专家指名要喝舒城兰花茶,著名书画大师刘海粟十上黄山时,品尝了舒城兰花茶后,称赞:“兰花茶很浓很香,看似兰花”,欣然题写“龙舒剑兰”四个大字。

下午的活动是团队共同前往舒茶镇。团队初次走近舒茶而显得有些羞涩与紧张,但是长达一个小时的车程与炎热的天气并没有打消他们心里对舒茶的渴望与兴奋。
团队一起在公车上其乐融融的讨论着舒城茶的特色与文化,从产量到最近的政策扶持,有来有回,有说有笑,一起规划着后面几天的行程与安排,这也为今后几天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会更加努力做好每一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