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首页】

学工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文广新局之庐剧继承与发展

日期:2018-07-25    预审:刘胡海    点击:

本网讯(经管学院刘龙婷)庐剧的暑期调研已进行到第四天,为了解国家政府对庐剧发展的态度及相关政策制定,2018718日下午3,在文广新局我们对刘股长进行了采访。

    在采访中刘长与我们进行了深入交谈,他不仅阐述了庐剧发展的前世今生,也对政府方面相关态度进行转述,传达了下达的相关政策。后期我们了解到文广新局为了庐剧更好的传承,已经准备了两年的人才培养计划。新局方面表示希望能保护庐剧,宣传庐剧,传承庐剧,实现庐剧振兴,尤其是民间庐剧艺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渴望,实现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与发扬。

    无为庐剧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发展中始终坚持“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营理念,登记在册的有25家,从业人员700余人。政府支持鼓励引导培训,完全依靠自身在演出市场中创造效益。现今庐剧的传承方式一般是代代相传,血脉传承,在推广上受阻的是方言问题,庐剧作为地方方言戏,在无为县分布最广,在安徽省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如何保留其原汁特色,又能迎合当代文化,成为当代庐剧亟需解决的问题。

    无为县发布的对庐剧团体扶持措施中,一方面是希望加大政策引导,多方面落实政策。这其中又分为四大块,一是加强优秀庐剧团体建设,针对剧本创新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指导,加强精品创兴。二是加大优秀庐剧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培养和保护机制,为庐剧发展培养后续人才。三是开展全县戏曲普查,了解现今庐剧发展情况,为后续政策制定摸清现状。四是加强资金帮扶做优做强,改变剧团发展的艰难情形,减少人才流失。另一方面是完善基础设施,适应文化需求。庐剧发展繁荣的原因是它要与社会文化相接轨。现如今庐剧已成为老一辈人的怀旧情怀,年轻人受大数据时代影响,再加上没有适应现代文化的创新剧本,导致他们对庐剧等传统戏剧并不重视,甚至没有途径去了解这些传统曲目。

    政府方面的下一步工作计划是鼓励传承创新,扩大庐剧知名度。将庐剧与文化民生工程和“送戏进校园活动”深度结合,从中小学进行兴趣培养,培养庐剧后继人。与戏曲院校相结合,培养庐剧表演和编创人才。将优秀剧目通过政府平台加以示范推广,符合庐剧改革发展趋势,适应庐剧艺术市场需要。

    政府方面对庐剧的发展持积极态度,在社会发展的飞速时期,也希望能提高当代人除物质方面外的文化层面的需要,这是构建文明的必然途径。近两年来,政府的招标项目过程治理更加规范,态度更加端正,保证了竞选的公平公正。政府也与剧团建立了一种文化外包的合作形式,在民生工程“送戏进万村”中就采用了这样一种模式,资金由政府提供,服务由剧团提供,既宣传庐剧又支持了剧团的生存发展。认识到保护庐剧的需要后,政府更加注重于民间剧团,他们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优先考虑,优先发展。

    文广新局之旅,收获颇深。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为庐剧文化的保护略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