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专业、各班级: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组织引导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济管理学院决定开展2019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全院团队组建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与对象
学院全日制学生(含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2017级本科生全员参与,且均需参加团队实践活动;鼓励其他年级学生开展个人或团队实践活动。
二、团队实践时间
实践团队实践活动集中在7月中上旬开展,时间不少于7天(校级重点团队时间不少于10天)。
三、团队要求
(一)活动专业性强。实践团队以理论宣讲、社会调研、创新创业、爱心支教、爱校荣校、环保教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为重点开展活动,鼓励组队赴金寨县、宿松县等大别山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等实践。实践内容要围绕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体现时代特点、学校特色、专业实际和当地需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队员结构合理。团队须公开招募成员,鼓励以生源地相对集中的形式,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跨学历组队实践。团队组织机构设置合理,分工明确,队员组成结构科学(性别、专业、学历、生源地等),人数原则上控制在10-15 人,团队中至少2名男生,非经管院学生在团队中占比不得超过30%。
(三)团队保障到位。有明确的经费来源和社会资源渠道,采取实践地扶持、社会化运作、科研项目资助、学生自助等方式募集活动资金,保障师生实践安全和基本生活。校级重点团队实践期间师生的人身财产等保险由学校统一购买。
(四)方案切实可行。充分发挥专业负责人在专业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团队需配备至少1名相关专业指导教师,其中校级重点团队至少有1位教师全程跟队指导。每名教师只能指导1支团队,学校为各学院统一配备思政指导教师。团队可依据生源地、就近就便的原则,分为若干小组独立开展实践活动,活动结束后集中整合,进行总结。活动日程安排紧凑,原则上集中在7月中上旬开展,活动时间不少于7天(校级重点团队不少于 10 天),鼓励部分团队进行半个月以上的实践。
四、时间步骤
(一)动员部署 (5月5日)
各班级分别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动员部署,鼓励学生深入结合专业、挖掘社会资源、申报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项目,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申报项目并制定活动方案。并于5月12日之前,提交如下材料:
1.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纸质版、电子版)
2.2019年经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组队信息汇总表
(电子版)
纸质版策划书请以班级为单位于5月12日晚21:00之前交至48栋(联系人:经管院学生会吴逸舟,手机号:17355387291,QQ号:1123592479),电子版以班级为单位打包在5月12日晚21:00之前发送至邮箱: 1123592479@qq.com
(二)团队组建阶段(6月5日前)
1.网上申报项目。各单位或个人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师科研课题、学生社团宗旨,申报项目并制订活动方案。5月16日(周四)前登陆学校第 二 课 堂 信 息 管 理 平 台(manager.secondclass.cn)注册并进行项目申报,项目名称统一为“经管学院赴**(地点)**(主题)团队”。
2.学院网上审核(5月17日前)。学院根据团队立项申请的短信提醒,同步在手机端对申报的活动项目进行审查审核批准的团队即可网上招募队员。学院5月17日停止批准立项。
3.学生网上报名。(5月24日前)各学院学生通过手机端进入安徽师范大学团委官方微信(微信号:ahnutw),点击底部“二三课堂——第二课堂”菜单链接,根据关键字搜索浏览页面选择报名参加本学院或跨学院实践团队,由团队负责人审核组建团队。每人限报2支团队,团队负责人一般不得报名参加其他团队。同一学生报名参加两个团队者,按照项目所在单位“先选先得”原则确定参与团队。各团队负责人最迟在5月27日关闭报名系统(操作流程请参见附件2《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网上招募操作流程》)。
4.学院组织答辩(5月31日前)。学院组织通过网络审核的社会实践团队进行答辩,由申报团队负责人围绕所属团队基本概况、实践准备、活动组织、经费预算等方面内容以PPT 课件形式进行为时3分钟的汇报和2分钟的答辩。学院根据团队负责人答辩情况确定立项团队,并遴选推荐上报本科生校级重点团队。(答辩操作流程参见附件3 《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立项答辩工作流程》。
研究生团队组建工作参照以上步骤和要求,实行线下组建,不需通过社会实践系统进行操作。学院可统筹本科生和研究生跨学历组队。
(三)学校评审阶段(6月中旬)
学校社会实践领导组对各学院申报的团队进行评审,遴选确认校级重点团队。通过学校立项的重点团队,学校予以扶持启动经费,并在实践结束后开展优秀重点团队评选再按照“以奖代补”方式发放奖励经费。
(四)校院两级培训阶段(6月中下旬)
学校、学院两极组织相关专家对学生团队开展专题培训,培训对象为团队队长、安全员、宣传员、指导教师等。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调研方法、安全保障、总结评估等方面。
四、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高度重视
团队组建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基础性工作,各班级要高度重视并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按照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要求,从实际出发,深入挖掘社会资源,努力制定高质量,高要求的团队实践项目。
(二)密切配合,注意安全
暑期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能力的测验,团队配合是确保实践顺利的前提,团队里面的每个队员应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能,互相配合,认真规划实践方案,组织高效的行动。宣传委员对实践活动要进行及时的宣传报道,注重图片、音频、视频的收集。同时团队要高度重视学生人身安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认真做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共青团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委员会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委员会
2019年5月7日
附件1: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定向征集项目立项名单.xls
附件2: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网上招募操作流程.docx
附件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立项答辩规程.doc
附件4: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含研究生)申报情况一览表.doc
附件5: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生团队项目申报表.doc
附件6: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科生团队项目申报表.doc